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伊朗新总统支持恢复伊核协议

2024-07-07 04:03: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另一名总统候选人、前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向支持者挥手。\美联社;右图:伊朗前卫生部长佩泽希齐扬当选伊朗总统。\法新社

  伊朗选举委员会6日宣布,伊朗前卫生部长马苏德.佩泽希齐扬(前译马苏德.佩泽什基安)在伊朗第14届总统选举中获胜。西方制裁导致伊朗经济发展受阻,民众改善民生的呼声持续高涨。作为本次选举中唯一的改革派候选人,佩泽希齐扬主张改善国际关系、吸引投资、推动经济发展,其施政主张符合伊朗人民的关切和诉求。目前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外溢效应不断扩大,佩泽希齐扬上台后将面临振兴经济、突破制裁、缓解地区局势紧张等三大挑战。

  【大公报讯】赢得选举后,佩泽希齐扬在社媒平台X上发文,称选举已经结束,现在是合作的开始;如果没有民众的合作、同理心及信任,前面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他呼吁伊朗民众今后在“艰难的道路上与他同舟共济”。

  心脏外科医生转战政坛

  伊朗总统选举7月5日举行第二轮投票。结果显示,佩泽希齐扬和另一名候选人、前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分别获得超过1638万张和1353万张选票。本轮投票率达到49.8%。本次总统选举原定于2025年举行,因总统莱希在5月19日直升机失事中遇难而提前进行。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祝贺佩泽希齐扬胜选,希望他能延续已故前总统莱希的政策,为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进步做出贡献。

  佩泽希齐扬1954年出生于伊朗西阿塞拜疆省,父亲是阿塞拜疆人,母亲是库尔德人。这提升了他在伊朗少数族群心目中的形象。佩泽希齐扬曾是一名心脏外科医生,作为军医参加过两伊战争,曾担任大不里士医科大学校长。

  1997年,佩泽希齐扬加入哈塔米内阁,开始其政治生涯,2001年至2005年在哈塔米内阁中担任卫生部长。2008年,他当选伊朗议会议员,并在此后5次当选。2016年至2020年,佩泽希齐扬出任伊朗议会第一副议长。他曾参加2013年和2021年的总统选举,但都未能成功。

  分析指,自2018年美国宣布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以来,伊朗遭受西方多轮严厉制裁,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打击。伊朗通胀率长期在30%以上,本币里亚尔较2015年伊核协议签署时已严重贬值。对当选总统来说,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已成为第一要务。

  本次竞选期间,佩泽希齐扬以“为了伊朗”为竞选口号,提出实现8%的经济增长目标,强调内部稳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对外开放拉动经济增长。佩泽希齐扬提出改善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解除制裁、吸引投资、发展旅游业,以推动经济发展。

  巴以冲突外溢 考验伊朗领导人

  佩泽希齐扬认为,伊核协议是解决伊朗被制裁的关键。他主张恢复该协议,这一主张为他赢得了大量来自大城市中产阶级群体的支持。不过,伊朗与美国之间就伊核协议的履约谈判长期处于僵局,加上特朗普有可能在11月的美国大选后重返白宫,令伊核协议的前景更不明朗。伊朗地区问题专家侯赛尼认为,伊朗应抓住机会,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动,增加工农业产品出口,通过寻求与地区国家及域外国家进行合作来减轻制裁的影响。

  本次伊朗大选正值巴以冲突不断外溢,中东安全局势持续升级。今年4月,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遭以色列空袭后,伊朗对以境内展开报复性袭击。伊以冲突从幕后转向台前。

  6月,以军宣布批准在黎巴嫩开展军事行动的计划,真主党方面则发出“将爆发全面冲突”的强烈警告。伊朗驻联合国代表团日前表态称,若以色列向黎巴嫩真主党发动“全面军事行动”,“一场毁灭性的战争”将随之而来。

  分析人士称,佩泽希齐扬上台后,如何降低外部动荡环境对伊朗的威胁,将是其面临的最重大考验之一。

  (路透社/新华社)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