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探究制度影响 三学者摘经济学诺奖

2024-10-15 05:12:3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阿杰姆奥卢(左)与鲁滨逊一起编写了《国家为什么失败》一书。\网络图片;右图:阿杰姆奥卢与约翰逊合着《权力与进步》一书。

  瑞典皇家科学院14日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来自美国大学的经济学家达龙.阿杰姆奥卢、西蒙.约翰逊和詹姆斯.鲁滨逊,以表彰他们在关于制度如何形成并影响经济繁荣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诺贝尔奖委员会认为,三人的研究帮助人们理解,为何有的国家能够实现经济繁荣,而另一些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之中,这与社会制度息息相关。

  【大公报讯】阿杰姆奥卢和约翰逊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鲁滨逊任教于芝加哥大学。阿杰姆奥卢出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而约翰逊和鲁滨逊在英国出生。三人将分享1100万瑞典克朗(约820万港元)奖金。

  诺贝尔评奖委员会表示,阿杰姆奥卢、约翰逊和鲁滨逊提供了实证和理论的新方法,解释了国家之间的繁荣程度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其中一个重要的解释是社会制度的持续差异。他们的工作不仅深化了经济学界对历史与制度变迁的理解,也为当今全球面临的收入不平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缩小国家收入差距为时代挑战

  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学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从制度角度来研究各国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是热门话题。诺贝尔评奖委员会指出,为何有些国家繁荣,有些国家贫穷,过去有理论认为是与地理位置及气候有关,指温带地区往往较热带地区更具经济生产力,愈近赤道的国家就愈穷。今年获奖的专家有另一套理论。

  三人主要研究欧洲人对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殖民化。他们发现,当前繁荣差异的一个重要解释,是殖民者从16世纪开始引入或选择保留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一些被殖民国家引入了“包容性制度”,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国家走上通往长期繁荣的道路。另一些国家当权者从普通人中“榨取”资源以造福精英,这些国家则经历了持续的低经济增长。他们认为,包容性制度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而掠夺性剥削性制度,提供的是短期利益,会导致低增长和社会停滞。

  目前世界上最富有的20%的国家,比最贫穷的20%的国家富裕约30倍。最富裕国家和最贫穷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存在。路透社评论指出,经济学奖颁发的前一天,世界银行13日发布最新报告显示,全球26个最贫困经济体正面临2006年来最沉重的债务负担。这些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约40%,其政府债务目前平均占国内GDP的72%,为18年来最高。

  正如诺贝尔委员会成员斯文松(Jakob Svensson)所说:“缩小国家间的巨大收入差距,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挑战之一。获奖者证明了社会制度对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性。”

  美国大选为制度“压力测试”

  阿杰姆奥卢和鲁滨逊曾合着畅销书《为什么国家会失败》,两人中指出,一些国家之所以比其他国家富裕,是由于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影响,比如因为引入民主制度。但也有分析指出,由于文化、历史等条件对于经济增长也具有一定影响,他们将复杂因素简单化的分析方法,也被外界认为还有待商榷。

  当被问到他们的研究是否能被简单地认为“民主意味着经济增长”时,阿杰姆奥卢称,民主“不是万能的”,非民主国家也有经济增长的途径,包括借助其他国家的资源来加快经济发展。阿杰姆奥卢还表示,美国和欧洲的民主体制正在失去民众支持。他说:“当民众认为民主体制无法成事,民主体制表现就很差。现在正是民主国家艰难的时刻。”

  诺奖得主之一约翰逊曾是国际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约翰逊在获奖后表示,美国现有制度正面临压力,尤其是特朗普拒绝承认在2020年大选中失败,认为这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他还补充说,今年11月5日的大选是对美国民主的“一次严峻的压力测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