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本田与日产正式取消合并

2025-02-14 05:02:3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去年12月23日,日产汽车社长内田诚(左)和本田汽车社长三部敏宏在东京出席记者会,宣布展开合并谈判。 法新社

  日本两大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Honda)与日产汽车(Nissan)13日正式决定中止合并谈判。由于双方在谈判中因为控股问题等分歧加剧,不到2个月时间便受挫破裂。日本车企在电动汽车领域长期落后,本田与日产原本有意整合力量,在电动车市场追赶美国和中国,不料大规模合作计划告吹。分析认为,日产在未来面临更严峻挑战。

  【大公报讯】日本第二大车企本田与第三大车企日产,在2月13日就解除合作备忘录达成共识,正式宣布结束合并谈判。双方表示,终止谈判的原因是“为了优先加快决策和经营措施的实施,决定推迟实施经营整合”。

  本田和日产于去年12月23日共同宣布开启合并正式谈判,计划于今年6月达成初步协议,并在于2026年8月成立一家新的控股公司。按照原计划,本田、日产合并后,再加上日产为大股东的三菱汽车,有望缔造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年产量达800万辆,不料谈判过程中双方分歧越来越大,最终失败。不过,双方表示,将继续推进电池技术和其他领域展开合作。

  日产拒成为本田子公司

  本田与日产的大规模合并计划,本来就不被业界看好。日产前董事长戈恩公开质疑,两家车企不构成“互补”,根本没必要进行合并。

  日媒早前报道称,本田和日产之间的矛盾主要在于话事权的问题,双方原本讨论的方案是“共同持股”,双方在新企业的持股比例等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与本田相比,日产目前深陷多重危机,淨利润暴跌,大规模裁员和大幅削减产能,同时还背负数十亿美元的债务。另外,随着谈判的深入,本田要求日产制定出有效的复苏计划,但日产进展明显滞后,引起本田管理层不满。

  本田后来向日产提出了收购日产100%的股份,使日产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有知情人士称,这一转变激怒了日产的董事会。日产坚持在谈判中获得平等的待遇,内部强烈反对成为本田子公司的提案,并在2月初通知本田,打算终止合并谈判。

  本田汽车CEO三部敏宏13日表示,本次谈判失败“令人失望”,对于本田提议把日产纳为全资子公司,是要加快决策速度。在日产单独召开的记者会上,社长内田诚解释了拒绝被收为全资子公司理由,“无法确信自主性能得到多大程度的保障。”

  日本汽车面临美关税压力

  随着中国在电动车市场崛起,日本汽车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征收关税也令日系车雪上加霜。日媒称,面对美国和中国在电动车方面的攻势,本田和日产的当务之急是重新考虑如何逆境求存。

  特朗普稍早前宣布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本田执行副社长青山真二曾表示,若措施落地将造成巨大影响。本田在墨西哥有六家工厂,年产量约20万辆汽车,其中约80%出口到美国。日产最大的市场也在北美,占其全球销售额的38%,其中美国占27%,依赖墨西哥两家工厂生产的车款。

  与本田相比,日产目前面临的困难更大。日产去年公布削减20%的全球产能,但迄今未公布受影响的具体工厂。日产13日公布2024第三季财报,预计全年最终亏损将达到800亿日圆(约405亿港元)。

  从1999年开始,日产一直靠与法国雷诺汽车组成的联盟生存。2018年,日产法籍董事长戈恩被捕,造成联盟关系陷入不稳,雷诺已减持日产股份。分析称,日产可能会寻找新合作伙伴。据美媒报道,中国台湾富士康是潜在的合作对象之一。富士康周三表示,对与日产合作持开放态度,但无意推动收购。

  彭博社报道,美国私募股权公司KKR正考虑投资日产,KKR在华尔街写下不少辉煌纪录,曾因为敌意收购RJR Nabisco烟草食品集团最为人熟知,后来被写成畅销书《门口的野蛮人》。 (综合报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