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俄乌战争三年 冲击全球安全格局

2025-02-25 05:02:13大公报 作者:张浩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俄乌冲突持续三年,乌克兰顿涅茨克地区的建筑遭到严重破坏。\法新社

  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满三年,俄乌两国都付出沉重代价。这场冲突直接冲击了国际经济、科技、粮食、能源等诸多关键领域,战争外溢效应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从“坚定支持乌克兰”迅速转向直接索要乌矿产等资源,欧洲则彻底被边缘化。随着各方博弈持续激化,预计将对国际安全等局势带来新一波冲击。

  2022年2月27日,俄乌冲突爆发的第三天,美国《国会山报》以《在对抗俄罗斯的战斗中,泽连斯基成了全球英雄》为题,堆砌大量溢美之词来赞扬这位乌克兰的战时总统:“坚守乌克兰的他成为了领袖,把所有乌克兰人团结起来,让平民拿起武器,阻碍俄罗斯的推进。”

  三年后,同样还是这份《国会山报》,在2025年2月19日发布了另一篇文章《特朗普:泽连斯基“做得很糟糕”》。文章直接引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话说,“一位小有成就的喜剧演员泽连斯基说服美利坚合众国花费3500亿美元,投入一场本不该开始、且无法取胜的战争”,“他拒绝举行选举,在乌克兰民调非常低,他唯一擅长的就是‘像小提琴一样’玩弄拜登”,“泽连斯基做得很糟糕,他的国家支离破碎,数百万人不必要地死亡”。

  俄乌双方无赢家

  除了西方对泽连斯基的评价,开战三年,乌克兰改变的还有很多。约一千万乌克兰民众流离失所,三分之一的领土上布满地雷和军械,欧洲最大的钢铁厂之一的马里乌波尔市亚速钢铁厂沦为焦土。按照俄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2024年底的说法,乌军累计伤亡人数近100万。三年来,深陷战火的乌克兰对美欧产生了深度依赖,而这种依赖早已在暗中标上了价码。特朗普22日表示,将向乌克兰“索要稀土和石油,任何我们(美国)能得到的东西”,美国已“非常接近”与乌克兰达成协议。

  战争也改变了俄罗斯。开战以来,随着近邻芬兰、瑞典正式加入北约,俄罗斯的地缘安全格局进一步恶化。美欧对俄罗斯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经济制裁。截至目前,俄罗斯遭受的制裁数量近2.2万项,其中仅来自美国的制裁就超过6400项。欧盟外长会24日通过了对俄罗斯第16轮制裁,涉及能源、贸易、交通、基础设施和金融等多个领域。

  受制裁影响,俄罗斯在国际人文、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正常交流也受到限制。战争所带来的深入到每一个生活细节里的冲击,将会成为俄罗斯一代人的阴影。

  欧洲自吞苦果

  战争对欧洲同样是苦涩的。截至2024年末,欧盟向乌克兰提供了约1300多亿欧元援助,训练了7.5万名乌军士兵。但与此同时,来自俄罗斯的稳定能源供应中断,欧洲经济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下降,对美国的经济和战略依赖加深。

  随着特朗普上台,美俄互动迅速升温,欧洲不安加剧。在这样的尴尬处境中欧洲各国终于认识到,必须实现“在美国缺席下的自主防御能力”。刚刚赢得德国议会选举的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宣称,欧洲不能被当成“侏儒”,必须成为国际政治的主要参与者。

  对全球而言,这场冲突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导致世界经济因此增长放缓,通胀提速。科技方面,“星链”、无人机、数字技术,以及AI技术等在战场上的应用凸显了科技对于战争走向的决定性作用,也推动了大国和国家集团之间在高科技领域构筑“小院高墙”,互相展开激烈竞争。

  贸易方面,战争破坏了传统的国际产业链,加剧了贸易格局的碎片化,“去风险”成为西方各国主要考量,随之而来的“逆全球化”现象增加了世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北约继续东扩成为俄乌冲突导火索

  俄乌冲突的全面爆发与美国有着直接关系,同时它也成为搅动美国内政外交的重要因素。三年来,美国为乌克兰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援助,多达约1000亿美元。乌克兰问题也成为2024年美国大选的主要议题。已入主白宫的特朗普,虽然没能兑现“24小时结束俄乌冲突”的承诺,但和谈的大幕正在缓缓拉开。

  2月18日,美俄两国代表在沙特会晤。这是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双方最高级别外交官的首次面对面会谈。会后,美俄领导人峰会也被提上日程,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

  回溯上一次美俄领导人峰会,还是在2021年6月的瑞士日内瓦,当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时任美国总统拜登开启了两国为期半年的战略稳定对话。随后俄方向美方提交了《俄美关于安全保障的条约》和《关于俄罗斯和北约成员国安全保障措施的协议》两个草案文件,其核心内容是要求北约改变对俄采取的政治军事遏制政策;北约停止扩张,不得接受乌克兰和其他国家加入北约;北约成员国不得在乌克兰以及东欧、外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国家开展任何军事活动等。随着美国拒绝俄方草案,战略稳定对话失败,俄乌冲突随之爆发。

  正如美国著名学者米尔斯海默所说,“美国拒绝照顾俄罗斯最深层次的安全关切,而是无情地采取行动”,“美国于2008年4月将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纳入北约的决定,注定会导致与俄罗斯的冲突”,“拜登政府不愿意通过外交手段消除美俄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在2021年,美国再次承诺要将乌克兰纳入北约,而普京对此的回应是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

  俄外长:乌不加入北约是谈判先决条件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4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表示,俄方愿与乌克兰、欧洲国家和其他有关各方就结束乌克兰危机进行谈判,但只有在达成令俄方满意的协议情况下,俄罗斯才会停止军事行动。他强调,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是俄方谈判的“先决条件”。

  拉夫罗夫指出,俄罗斯的立场始终不变,而乌克兰和欧洲国家的立场却不断变化。他表示,在解决乌克兰危机过程中应考虑到“领土现实”以及克里米亚、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这五个地区的民众已经选择加入俄罗斯。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4日在基辅主持召开“支持乌克兰”峰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率团出席,30多国领导人在线上或到场参会。

  泽连斯基称,乌克兰必须通过“实力、智慧和团结”来获得和平,并提议将交换全部被俘人员作为结束俄乌冲突的开始。他同时表示,乌克兰已与西方国家签署了28项双边安全合作协议。他希望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一个足够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以确保乌克兰和欧洲整体的持久和平。

  美俄高层近日展开对话会晤,但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与乌方和欧洲盟友在乌克兰问题上矛盾加深。分析人士认为,鉴于美、俄、欧、乌利益诉求分歧明显,各方博弈仍将持续。

  美俄乌欧最新表态

  美国总统特朗普22日表示,将向乌克兰“索要稀土和石油,任何我们(美国)能得到的东西”,美国已“非常接近”与乌克兰达成协议。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称,一旦美俄启动相关谈判,乌克兰和欧洲将在“某个阶段”加入这一进程。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4日表示,俄罗斯愿意与乌克兰和欧洲谈判,但军事行动只有在俄罗斯得到满意的结果后才会停止。他指出,俄方立场始终不变,而乌克兰和欧洲国家的立场却不断变化。他重申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是俄方谈判的“先决条件”。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3日表示,如果能换取乌克兰加入北约或实现和平,他愿意立即辞职。

  泽连斯基24日称,乌克兰必须通过“实力、智慧和团结”来获得和平,并提议以俄乌双方交换所有被俘人员作为结束双方冲突的开端。

  美俄抛开欧洲进行谈判,欧洲领导人认为,虽然欧洲未就乌克兰问题形成一致立场,但欧洲必须坐到谈判桌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及欧洲多国领导人24日抵达基辅访问,以表示对乌克兰的支持。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