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美国民众举着死于芬太尼的亲友照片在白宫门前示威,批评美国政府禁毒不力。\美联社;右图:美国总统特朗普。\路透社
综合 报道:美国芬太尼危机愈演愈烈,根源在于“止痛药文化”带来的巨大需求和美国政府禁毒不力。美国政客们不去寻找解决方案,反而甩锅卸责,近年不断炒作“来自中国的芬太尼前体经墨西哥加工成毒品输入美国”,误导国内外舆论,并借机挑起关税战。有分析指出,美国此举完全是本末倒置,转移视线,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导致美国国内芬太尼滥用问题进一步恶化。
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后立即开始打“芬太尼牌”,以此为借口向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挥舞关税大棒。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竞选期间,美国两党都将芬太尼氾滥归咎于边境问题,并将芬太尼危机与移民问题混为一谈,以煽动选民情绪,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美媒指出,这是非常危险的短视行为,政客们的言论旨在传播恐惧,而非基于真相。
研究边境问题的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沙尔政策与政府学院教授科雷亚─卡布雷拉表示,特朗普在2016年首次竞选美国总统时便建立了“美国优先”的政治叙事体系,侧重于强调限制移民、加强边境安全和打击贩毒。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利用芬太尼问题服务自己的其他政治议程,包括推动修建美墨“边境墙”、要求中国“配合”美国禁毒等。如今,特朗普政府故伎重施,图谋像过去一样把禁毒不力的责任推卸给中国、墨西哥等国,同时利用芬太尼危机在美国国内的高关注度,为其酝酿发动的关税战提供所谓合理性。
美国“滥药”名声在外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芬太尼类药品生产国和消费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023年美国执法部门缉获的含有芬太尼的药丸数量超过1.15亿颗,是2017年的2300倍。美媒表示,几乎所有的芬太尼走私都是为了满足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德国之声亦指出,全球绝大多数的非法芬太尼使用和相关死亡事件都发生在美国,这是“止痛药文化”等美国社会的独特因素所致。
美国製药行业自上世纪末开始兜售“鸦片类药物无害论”,医药代表以各种手段鼓励医生多开处方药,药店也大力推销,令美国社会形成滥用鸦片类药物的“止痛药文化”。药企还长期资助美国政客,游说他们放宽对鸦片类药物的监管。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医学中心副教授帕拉马尔去年5月表示,如今成本更低的合成鸦片类药物芬太尼已占据美国毒品市场。“(芬太尼)药丸易于运输和伪装,也容易销售,毕竟美国人爱吃药已是名声在外。”
美国社会深层矛盾尖锐
还有分析指出,美国社会不公、贫富悬殊、种族矛盾等问题日益严重,中产阶级衰落、年轻群体对未来失去信心,深感生活艰难,很多人通过吸食毒品缓解压力。在此背景下,芬太尼危机加剧,暴露出美国社会深层矛盾与国家治理失灵。一名美国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芬太尼并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失意和无助的人们做着失意而无助的事情。”
面对美国国内芬太尼滥用愈演愈烈的局面,美国政府和政客在减少国内毒品需求、加强处方药管控、强化毒品危害宣传教育等真正关键的工作上无所作为,反而不断“甩锅”中国,炒作所谓“来自中国的芬太尼前体经过墨西哥加工成毒品输入美国”等说法,误导国内外舆论。这种做法完全是本末倒置,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使美国国内的药物滥用问题更加严重。
弗吉尼亚州农村地区的基层医生泽伊表示,到目前为止,美国仍未从一场“该国独有的危机”中吸取教训,消除药企对药品监管和政治问责的影响。泽伊直言,真正的问题出现在制度结构上,美国必须改变现在这个“允许製药业对医疗专业人士、政府监管和国会产生如此重大影响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