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日本诈骗案激增,长者会在犯罪分子的哄骗下在ATM进行转账操作。\彭博社
日本电信诈骗猖獗,其中涉及长者受骗的情况日益严重,对此日本警察厅正在评估拟限制75岁以上长者使用自动柜员机(ATM)的交易金额,设定每日上限为30万日圆(约1.55万港元)。据警察厅估计,日本去年“特殊诈骗”案近2.1万宗,涉款达721.5亿日圆(约37亿港元),为2004年有纪录以来最高,涉及65岁以上长者约为1.37万宗。此外,日本大阪府议会24日通过修正案,禁止长者在大阪府内的ATM前一边讲电话一边操作柜员机,今年8月开始实施。
【大公报讯】日媒25日报道,日本警察厅正在评估拟限制75岁以上长者使用自动柜员机(ATM)的交易金额,设定每日上限为30万日圆(约1.55万港元),盼有助缓解诈骗情况。警察厅估计,日本去年“特殊诈骗”案近2.1万宗,涉款达721.5亿日圆(约37亿港元),为2004年有纪录以来最高。其中,涉及65岁以上长者约为1.37万宗,约占总数的65.2%。
所谓“特殊诈骗”,主要是通过特定手法(例如电话)等取得受害者信任,骗取现金等财物的犯罪行为的总称。据日本警察厅数据,在所有报告的“特殊诈骗”案件中,犯罪者最常使用的工具是电话,占比接近80%,其他工具包括电子邮件、纸质信件等。
日本各金融机构目前自行设定ATM交易额度,其中许多金融机构订定上限为每日50万日圆、汇款100万日圆。若日本政府决定修例,统一所有金融机构的ATM交易额度,将是日本首次为了应对特殊状况,而统一调整ATM交易额度。
大阪禁长者在ATM前打电话
据日本警察厅数据,近期犯罪分子假冒亲友拨打电话,骗取受害者金钱的诈骗案件激增,从2023年的3955宗上升至2024年的6671宗,增幅达68.7%,受害金额高达452.8亿日圆(约23.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9.2%,受害者以老年女性居多。
面对长者被诈骗的情况激增,日本大阪府议会24日正式通过安全城市条例修正案,禁止长者在大阪府内的ATM前一边讲电话一边操作机器,同时也强制要求所有金融机构及便利商店配合采取防范诈骗的措施。这是日本首次有地方政府强制采取相关措施,最快会在8月1日起实施。
条例要求,ATM运营商必须通过张贴海报、广告牌公示等方式提醒长者,禁止他们边通话边操作ATM。针对电子支付欺诈,若是单笔交易超过5万日圆(约2600港元)时,便利商店等零售店必须检查是否存在诈骗风险。金融机构要将3年内未进行过ATM转账的70岁以上老人,设立每天10万日圆(约5200港元)的转账上限,在售卖预付卡时需确认顾客是否有遭诈骗的可能。
大阪府去年发生2658宗“特殊诈骗”案件,损失金额达63.8亿日圆(约3.3亿港元)创新高,相当于每天被诈骗金额为1700万日圆(约88万港元)。有七成受害者年龄在65岁以上。从诈骗手法来看,最常见的是“退款诈骗”,即向受害人谎称可以退还医疗费等费用,然后诱骗其操作ATM机,此类案件1149宗,占比超过40%。2023年涉案情况数据显示,95%的“退款诈骗”案件都是通过无人值守的ATM进行的,93%的受害者年龄在65岁以上。
此次新规旨在从源头防范,但目前违反规定并没有相关罚则,让金融机构安装能发出警告的AI摄影机等措施,也只是自愿行为。如何使法规更有效成为挑战。大阪府危机管理办公室副科长滨冈亮(音译)表示,“就像现在在火车上不使用手机已成为常识一样,我们希望在ATM机前不使用手机也成为常识,哪怕是减少一宗犯罪事件。”(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