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一名学生在毕业礼上用电脑展示他用ChatGPT协助撰写毕业论文。\网络图片
作弊、抄袭、剽窃争议
•学生在完成作业和写论文时是否使用AI,是否属于作弊或者抄袭,目前尚无明确定论。很多学校目前鼓励学生使用AI辅助学习,但需要在校方和老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AI生成的文本可能无意中覆製其训练数据库中的受版权保护内容,但却未注明来源,无意中构成剽窃;也有部分人士认为,研究人员将AI工具生成的文本当成自己的作品也构成抄袭。
影响审稿质量与公正性
•学术界近期讨论使用大型语言模型(LLM)辅助审稿的可能性。部分学者认为,AI审稿具有局限性,AI本身无法判断研究的创新性或伦理合规性。另外,如果AI生成的评审意见存在错误或不公正的情况,但审稿人在使用AI辅助审稿时却并未声明,导致期刊难以追溯责任,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纠正。
数据洩露风险
•研究人员输入资料可能被AI工具存取甚至使用,从而导致机密资料和隐私信息洩露。比如说,如果将一些医学研究中的患者数据输入AI进行分析或处理,可能会对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