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得州阿比林的一处在建数据中心被视为“星际之门”的一部分。\路透社
《华尔街日报》21日披露,美国政府与OpenAI、甲骨文和日本软银集团联手推进的5000亿美元(3.9万亿港元)AI基建计划“星际之门”,由于OpenAI和软银两家公司在关键合作条款上一直存在分歧,导致项目在启动阶段步履维艰,并已大幅缩减其近期目标。分析指,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全球经济风险加剧,银行和资产管理机构对大规模投资AI兴趣低迷,阻碍了“星际之门”的融资谈判。
【大公报讯】今年1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翌日,在白宫与OpenAI、软银和甲骨文三家公司负责人共同宣布,将在未来数年内投资5000亿美元,打造名为“星际之门”的AI基建项目,并声称该项目能为美国创造超过10万个工作岗位。
数据中心选址意见不一
《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称,“星际之门”迄今尚未落实任何一个数据中心计划。尽管软银和OpenAI在1月承诺会“立即”投资1000亿美元,但该项目现在设定了一个更保守的近期目标─在今年年底前建造一个小型数据中心,地点可能在俄亥俄州。
知情人士透露,OpenAI和软银在关键合作条款上一直存在分歧,包括数据中心的选址问题,导致合作停滞。
两家公司最近的矛盾点在于,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与软银支持的能源开发商SB Energy有关的场地来建设数据中心。
知情人士举例称,OpenAI将位于得州阿比林和得州丹顿的两个数据中心,称为“星际之门”的一部分,但这两处设施是在没有软银参与的情况下推进的。
不过,OpenAI行政总裁阿尔特曼上周在一次软银的活动上通过视频连线表示,双方正开展一段“绝佳的合作伙伴关系”,设定的初步目标是共同建设10GW的数据中心。
报道称,软银今年早些时候承诺向OpenAI注资300亿美元,这一巨额押注使软银承担了新的债务并出售资产。这笔投资与“星际之门”项目同步进行,使得软银在AI实体基建方面占据一席之地。然而,阿尔特曼迫切希望获得足够的算力来支持公司的标志性产品ChatGPT,已绕开软银,与甲骨文等其他运营商签下数据中心协议。
根据OpenAI与甲骨文的协议,要求OpenAI在3年内每年向甲骨文支付超过300亿美元,获得总容量4.5GW的数据中心资源,再加上OpenAI与CoreWeave达成的一笔规模较小的交易,OpenAI现已完成的数据中心交易总容量,已接近“星际之门”1月时承诺的5GW规模的年内目标。
阻碍国际合作 反噬自身
早在今年1月“星际之门”项目刚刚宣布之际,美媒就质疑该项目的关键内容含糊不清,也并未透露每个合作伙伴的实际出资情况。特斯拉CEO马斯克当时在X平台发帖嘲讽,称OpenAI“实际上并没有钱,软银只有不到100亿美元的融资保障金”。
分析指,特朗普上任以来,向全球多国滥施关税,贸易政策朝令夕改,加剧全球经济动荡,导致银行、私募股权与资产管理机构对AI融资持观望态度,尤其是“星际之门”这类超大规模的投资项目。英媒5月曾披露,甲骨文计划采购约40万块英伟达GB200芯片,价值400亿美元,为OpenAI在美国兴建数据中心提供支持。
此外,特朗普政府将中国视为AI竞赛的“假想敌”,严格限制芯片出口并阻碍国际合作,也对自身造成反噬,拖慢美国AI基建速度。大摩5月一份分析报告显示,美国若要兴建大量先进AI基建设施,必须依赖中国生产的配套设备。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