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哈佛大学推出的RoboBee。\网络图片
侵犯隐私
微型机器昆虫体型微小不易被发现,其搭载监听设备可能侵犯隐私。
黑客入侵
仿生机器昆虫若遭黑客劫持控制,可能被用于破坏基础设施,如电网、管道等。
AI失控
战场使用的机器昆虫若搭载自主决策的AI,在攻击任务中变为“机器杀手”,可能引发伦理道德争议。
影响生态
微型仿生机器昆虫可能易被鸟类或爬行动物误食,造成内脏损伤。此外,机器人废弃后产生微塑料污染,可能影响环境。
大公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