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重返白宫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将自己标榜为“和平总统”,他在访问苏格兰期间吹嘘称:“如果不是我,现在就会有六场大战在打。印度会和巴基斯坦打起来。”而为了讨好特朗普,柬埔寨、巴基斯坦和以色列方面,都曾表示会提名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然而,不管白宫怎么吹嘘特朗普的外交“功绩”,称他平均每个月促成一项和平协议或停火协定,在结束乌克兰和加沙这两场世界上最棘手的战争方面,特朗普进展甚微。
自上台以来,特朗普在乌克兰和平进程上停滞不前、接连挫败。在半年时间里,特朗普从声称他能在24小时内解决乌克兰战争,转变为公开对俄罗斯总统普京感到“失望”。特朗普的立场也从附和普京关于战争的论点,转变到不断下最后通牒,并设定8月8日为最后期限,要求俄乌必须达成停火协议,不然就要对俄罗斯和俄罗斯的贸易伙伴实施惩罚。有意见认为,特朗普心急了。俄罗斯普京也隔空回应称,若有人对乌克兰和平进展缓慢感到失望,那是因为“期待过高”。
在以巴冲突方面,美国偏袒以色列助纣为虐,特朗普曾以结束战争和带回人质作为竞选承诺,但在上台后几乎给以色列一路开“绿灯”。特朗普还多次表示要将加沙人口迁移到他国,罔顾阿拉伯国家和加沙200万人口的权利。白宫也没有详细的战后计划,如果真的实现和平,如何重建加沙和维持稳定。
诺贝尔奖各项得奖结果将于10月陆续揭晓。结束乌克兰和加沙的战事,构成了特朗普最大的外交挑战,而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大公报记者 郭 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