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新华社
【大公报讯】记者郭瀚林报道:上海环太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刘强接受大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波兰关闭边境口岸导致部分中欧班列线路停滞,不但损害了沿线国家共同利益,更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造成干扰。中国一向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行为,始终致力于通过对话合作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预计下一步将继续与沿线国家深化协作,在优化中欧班列的通道网络的同时,通过国际合作机制,推动建立更具韧性的跨境物流协调体系,实现全球经贸的互利共赢。
“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重要合作成果,去年的开行量已达1.9万列,其背后是沿线数十个国家、数百万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利益。”刘强指出,波兰口岸的停滞直接导致经该通道的中欧班列严重延误,涉及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等高端制造业的供应链循环,短期内可能推高相关企业的物流成本,乃至影响居民生活。自地缘政治与贸易保护主义双重视角分析其背后原因,波兰此举或受外部势力裹挟,试图干扰中欧经贸合作,同时也反映出部分国家对中国发展红利的“焦虑式抵制”。
刘强表示,目前存在的干扰难以从根本上动摇中欧班列的整体韧性。中方还通过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平台,与各国强化沟通,推动建立更稳定的跨境物流协调机制,有效实现了通道多元化布局。“从长远看,这一事件反而凸显中欧班列多元化布局的必要性,也再次表明,唯有秉持开放合作精神,才能真正抵御各类风险挑战。”
12日,波兰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举行军事演习为由关闭与白俄接壤的边境口岸,导致部分中欧班列线路停滞。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华沙同波兰副总理兼外长西科尔斯基会谈,双方表示愿共同保障中欧班列通道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