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谷歌DeepMind的“Weather Lab”:
•专门协助预测飓风,可以预测气旋的形成、路径、强度、大小和形状,提前15天生成50种可能的情景。
微软的“极光”(Aurora) :
•能够精准预测10天的天气预报,在跟踪空气质量、天气模式和气候影响的热带风暴方面优于传统预报。
英伟达(Nvidia)的“AI Physics”:
•“Earth-2”模型能够模拟大气、海洋等多种环境因素,实现快速且精准的天气预测。英伟达开发的FourCastNet,能够在数秒内完成一周的全球天气预测。
中国
“伏羲”:
•上海复旦大学开发,能提供全球未来15天逐小时的温度、风速、降水、辐照等要素的预测,速度上相较于传统物理模型提升千倍。
“风乌”:
•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多家机构发布,是全球中期天气预报大模型。
“盘古”:
•由华为云研发,该模型能够预报7天内的地表层和13个高空层的温度、气压、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
“雨师”和“扶摇”:
•上海多家机构发布的首个超大城市气象大模型,“雨师”专注分析云团,“扶摇”精确瞄准中小型灾害性天气,尤其是针对强对流天气预警。
欧洲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
AI天气系统“AIFS”:
•今年2月上线运行,与现有物理模型互补使用,为35个欧洲成员国提供预报服务,能耗相比传统物理模型降低约99.9%。
大公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