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特朗普9月30日在白宫签署行政令时,一名小童在旁边打哈欠。\路透社;下图:美联邦雇员9月30日在国会山示威,抗议政府关门。\美联社
当地时间1日凌晨0时,美国联邦政府时隔近7年再度停摆。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估计,此次政府关门,将导致约75万名联邦员工被迫休无薪假,每日人事成本高达4亿美元(约31亿港元);部分公共服务可能被暂停或延迟,经济数据发布也将受到影响。虽然政府关门不是新鲜事,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放话称,要永久解雇那些岗位未获得资金支持的“非必要”联邦雇员,恐对经济、就业等领域工作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大公报讯】当地时间9月30日,美国参议院就一项临时拨款法案进行投票,该法案试图确保政府运作维持至11月21日,但最终未获通过。民主党要求加强医保相关福利,诉求包括延长即将于年底到期的《平价医疗法案》加强型补贴等。共和党对此表示反对。
各机构须制定裁员计划
参众两院的民主党领袖表示,两党仍存极大分歧,并称“倘若政府关门,就是因为共和党选择让政府停摆,伤害美国人民”。特朗普则批评民主党想提供医疗保险给非法移民,让更多非法移民涌入美国。
根据已安排的投票日程,参议院共和党人决定1日当天再次就共和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进行程序性投票,本次会期可持续至3日或4日,而2日将休会。众议院本周则不举行会议。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在致各机构的一封信中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民主党人会维持其站不住脚的立场多久,这使得政府停摆的持续时间难以预测”。
受政府关门影响,开展科学研究、客户服务及其他“非必要”活动的联邦机构将关闭,军队、边境警卫队及其他从事“必要”工作的人员将继续在岗,但在国会解决此次僵局之前,这些人员也无法获得薪资。
数百万低收入家庭的食品券及能源补贴可能延迟发放;疾控中心、食品与药品监管局的日常更新药品审批速度也会放慢;多地博物馆、国家公园等可能关闭或缩短开放时间。
美国各大航空公司警告称,政府停摆可能导致航班延误。劳工部则表示,将不再发布月度失业率报告。小企业管理局称,将暂停审批贷款。环境保护局也表示,将暂停部分污染清理工作。
护照、绿卡、签证等证件办理时间可能延长。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1日在社交网站发文,称由于联邦政府拨款中断,除非有紧急安全资讯需要发布,否则其Facebook账号将不会定期更新。
值得关注的是,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已要求各机构制定裁员计划,而不是像以往政府停摆时那样简单地让他们休假。今年以来,已有30万名联邦机构工作人员被迫离职。
党争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特朗普9月30日表示:“我们最不想做的就是(政府)关门,但是(政府)关门也能带来很多好处。我们可以摆脱很多我们不想要的东西,而这些都是民主党的东西。”他还指责民主党“不吸取教训”,因此他“别无选择”。网友称特朗普的言论“疯狂”,“他(特朗普)希望政府关门,这样他就可以惩罚美国公民”。
政府关门几乎成了华盛顿政治的一种年度戏码,尤其随着党派极化加剧,国会通过年度预算的难度不断增加。预算审批本应是检验政府治理能力的常规程序,已彻底沦为党派斗争最激烈的角斗场。
自1981年以来,美国政府停摆15次,最近一次、也是历时最长的一次停摆发生在2018年年底至2019年年初,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民主党反对特朗普提出的美墨边境墙项目拨款,两党在移民问题上争斗不休,导致政府关门35天。
评论指,联邦政府的周期性“停摆”,深刻揭示了美国当下从权力分立走向权力对立,从程序正义异化为程序瘫痪的治理困境。当党争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当“否决政治”成为常态,当制度设计的制衡演变为制约,政府“停摆”便从例外变成了“新常态”。过去数十年,美国社会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激化的种族矛盾以及愈演愈烈的身份政治,共同撕裂了社会共识的基础,也为两党走向极端对抗提供了土壤。正如《纽约时报》所评论的:“‘停摆’传递出美国政府功能失调的不安信号,而这种信号可能成为新常态。”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