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每兆瓦时电力批发成本的组成部分
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其算力需求激增,进而引发了全球对数据中心及计算设备能耗的广泛关注。美媒最新调查发现,美国AI数据中心附近地区的批发电价比5年前高出267%,而这些成本都转嫁给了在数据中心附近生活的普通民众。
【大公报讯】人工智能(AI)发展方兴未艾,高盛最新报告称,仅过去一个季度,包括微软、谷歌、亚马逊等在内的“7大科技巨头”在数据中心项目的投资就超过1000亿美元。而能源需求巨大的数据中心使美国大部分地区的电力成本创下纪录,美国普通家庭也要为此买单。美媒对全美数万个地点的批发电价进行分析,最终数据发现,在数据中心密集的区域附近,现在一个月的电费比5年前高出267%。
据报道,2020年全美各地的批发电价平均徘徊在每兆瓦时16美元左右,各个能源市场略有差异。2025年,全美许多地区的电价都有所上涨,一些地区的批发价格自2020年以来上涨了一倍多,但涨幅并不均衡,而许多涨幅最大的地区,比如巴尔的摩,都临近数据中心。报道指出,超过70%的电价上涨幅度较大的地区都位于数据中心附近50英里以内。
普通民众分摊电力成本
美国电价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部分:电力本身的成本和输送电力的服务。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自2020年以来,美国居民平均电价已上涨超过30%,远超过先前温和的涨幅。而数据中心的迅猛扩张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个趋势。伴随着数据中心等大型用电户的接入,电网升级的固定成本(如输电线路、变电站和管道建设)需由用户分摊,导致其他客户不得不承担更高的费用份额。
57岁的斯坦利生活在巴尔的摩,靠残疾补助金生活,他说,自己家的电费账单比三年前高出了约80%。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正在迅速推高电费,加之食品、住房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已经让美国普通家庭不堪重负。高盛表示,到2030年,全球AI数据中心的新增电力需求可能相当于7500万美国家庭的用电规模。金融公司Generate Capital行政总裁克兰表示,如果不采取缓解措施,数据中心将使其他美国人的生活成本变得十分高昂。他表示,所有这些需求都有可能在未来一两年内导致美国部分电力市场出现限电情况。
美今冬取暖费料再上涨
除AI耗电外,电网设备老化与输电容量不足,也是导致家庭经济负担大增的一大原因。多年未更新的输电系统于高负载时段频繁出现“电力壅塞”,迫使电力公司启用成本高昂的备用发电装置,例如化石燃料机组或临时购电协议,进一步推升电费。极端高温天气频发、电动车普及率提升,以及整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均进一步推升用电需求。
美国国家能源援助主管协会(NEADA)9月的最新报告指出,今年冬天美国家庭的取暖费用将会上涨,原因是“电网维护和升级成本持续高企、天然气价格上涨以及数据中心用电需求的不断增长”。
NEADA的研究数据称,随着气温下降,美国家庭取暖成本平均将增加7.6%,预计增幅最大的是电力(10.2%),这将使2025-2026年冬季平均取暖成本从2024-2025年冬季的1093美元增至1205美元。报告指,对于处于经济贫困的家庭来说,却可能是毁灭性的。低收入家庭已经难以支付现有的高昂电费,这些额外的电费上涨将迫使他们不得不在支付取暖费和食品、药品及其他必需品之间作出选择。
智库美国进步中心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美超过100家天然气和电力公司已经上调或计划在今年或明年上调电费,预计这将影响约8100万电力公司用户和约2800万天然气公司用户。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