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综合报道: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其潜在的能耗危机也引发可能加剧气候危机的担忧。而特朗普政府打击再生能源的一系列举措,则为数据中心电力结构转型增添阻力。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研究显示,2023至2024年间,AI芯片制造的碳排爆增超过4.5倍,背后原因正是用电高度依赖化石燃料。
9月25日,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周上,微软和谷歌的高层承认,他们建造数据中心的计划可能会导致增加使用化石燃料发电,企业将尝试通过从其他地方购买再生能源来减轻这种消耗的影响。
国际能源署(IEA)指出,到2035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结构将从目前约60%化石燃料转变为60%清洁能源。这项转变主要依赖全球再生能源扩张,部分再生能源由数据中心企业直接资助。不过,IEA也指出,为满足数据中心需求,可能仍需扩大天然气和煤炭发电。
但这一方案目前也遭受阻碍。特朗普政府自第二个任期以来,对可再生能源产业发起全方位打击。特朗普8月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发文,炮轰可再生能源是“本世纪的骗局”,表示政府不会再批准任何风电及光伏项目。
特朗普政府已实施一连串严格限制措施,打击美国可再生能源产业。7月4日签署的“大而美”法案取消多项清洁能源的优惠政策,同时支持美国传统化石燃料行业,法案不仅提前终止了已实施12年的清洁能源税收抵免政策,还取消了电动汽车7500美元的购置补贴。同时,美国内政部增加对风电、光伏项目的多重审查,农业部冻结生产性农田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并停止使用外国竞争对手制造的电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