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量子力学三杰夺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25-10-08 05:02: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获奖者简介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学者克拉克、法国学者德沃雷和美国学者马蒂尼斯3名量子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实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方面的贡献。今年恰逢量子力学诞生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当天表示,今年的得奖研究为开发量子密码学、量子电脑和量子传感器等下一代量子技术提供了可能。

  【大公报讯】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量子现象只存在于微观层面。在量子力学中,粒子能够借助“隧穿效应”穿过屏障,这就像一个球本该撞墙反弹,却直接穿墙而过,但当涉及大量粒子时,这种量子效应通常会消失。克拉克、德沃雷和马蒂尼斯上世纪80年代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首次在包含数十亿库珀对(超导体中的电子对)的宏观电路中观测到量子隧穿与能量量子化,证明在特定条件下,量子力学特性可以在宏观上具体表现出来。三人的研究成果使得量子力学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理论,能够进入现实世界。

  今年恰逢量子力学诞生百年

  该研究催生了“人工原子”概念,为量子技术奠定基础。马蒂尼斯之后将其应用于量子比特研发,推动超导量子电脑发展。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主席埃里克松指出:“这项工作不仅深化了对量子世界的理解,更开启了量子计算、传感与加密的新纪元。”量子技术如今已无处不在,例如手机、相机、光纤和电脑芯片中的晶体管。

  量子力学诞生于1925年,今年正值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主席埃里克松7日表示,百年来量子力学不断带来新的惊喜,它大有用处,为数字技术提供了基础,基于量子原理的成熟技术。该委员会成员奥尔松称,“直到颁奖前才意识到这一巧合”,今年的获奖成就打开了一扇门,使人们能够在更大尺度上研究量子力学世界。

  量子电脑被认为具备解决人类迫切课题的潜力,例如应对气候变迁,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提升量子芯片精准度(非常容易受外界噪音干扰),以及何时才能实现商业化等难题。  

  马蒂尼斯助谷歌打造量子电脑

  马蒂尼斯曾在谷歌担任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6年,直到2020年重返校园。任职期间,他带领的研究团队于2019年宣布,他们在一台名为“悬铃木”的53量子比特处理器上,成功实现了“量子霸权”,即量子电脑在特定问题的运算效能远超全球所有最强超级电脑。这一成就当年迅速登上全球媒体头条,成为量子电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被视为量子技术领域的“莱特兄弟时刻”。

  德沃雷目前还担任谷歌量子AI部门的首席科学家。他获奖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在X平台发文祝贺,“德沃雷因在量子力学领域的贡献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整个国家的荣耀。这项殊荣表彰了法国科研的卓越成就,为未来计算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克拉克:手机印证研究成果

  克拉克在得知获奖后表示:“坦白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惊喜。我从没想过这项研究有一天会得到诺贝尔奖的肯定。”他解释说,科学家们当初专注于物理实验,并未意识到后续的实际应用。“我们完全没想到这项发现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克拉克称,量子力学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交流中,“我正在用手机通话,我想你也正在用手机,而手机能够通话的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这些研究成果”。作为研究团队的领头人,克拉克还感谢了另两位科学家:“没有他们两位(德沃雷和马蒂尼斯),这些都不会发生。”三名科学家将平分1100万瑞典克朗(约911万港元)的奖金。 (综合报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