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加沙停火 巴以今启动首轮人质交换

2025-10-13 05:02:3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无人机拍摄的画面显示,加沙大部分地区已被以军摧毁,沦为废墟。右图:英国民众11日参加声援巴勒斯坦人的示威活动,高举“永远不要相信特朗普和以色列”的标语。\路透社

  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于当地时间10日中午生效,截至12日,已有超50万民众返回加沙城。哈马斯与以色列计划于13日开始释放被扣押人员。埃及13日也将召开多方参与的和平峰会,如何落实停火协议内容成为关键。外界担忧,巴以双方在多个方面仍未达成一致,停火协议恐最终沦为一项美国总统特朗普吹嘘的“和平战绩”。

  【大公报讯】根据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内容,哈马斯高级官员哈姆丹11日证实,哈马斯将于13日上午开始释放以方被扣押人员,及归还丧生人员的遗体。以色列政府发言人12日表示,预计将于当地时间13日凌晨开始接收被扣押的以方人员,以及28名丧生人员的遗体。发言人补充说,在以色列接收被扣押人员后,将释放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监狱管理局此前表明,以色列已开始将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转送至两所监狱,等待将其释放。

  生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加沙地带民防机构11日表示,自第一阶段停火生效以来,已有超过50万人返回加沙城。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加沙民众怀着激动的心情返回加沙城,却只能见到满目疮痍的家园。38岁的巴勒斯坦人萨利姆说,当以色列军队撤出加沙城时,自己心中还抱有乐观的情绪,但当她回到家时,却发现一切都消失了。当地居民纳德尔说,自己一回到家园就忍不住哭了,“房子已经没了,我们还怎么活下去?这对我们来说是一场灾难,生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另一位当地居民阿里表示,加沙已经被以色列军队彻底摧毁,“人们回家,却找不到家。”另一位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卡苏阿说,虽然巴勒斯坦人返回了家园,但他们仍将继续“遭受苦难”,因为加沙重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有孩子,他们想重返校园,但这不会很快实现,我们还将长期生活在生死的边缘。”

  与此同时,加沙地带的伤亡数字仍在增加。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1日统计,过去24小时内,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在当地找到116具遗体,加沙地带医疗机构共接收35具遗体和72名伤员。加沙地带民防部门也表示,目前加沙地带仍有约9500人失踪。

  停火协议或沦特朗普“吹嘘工具”

  虽然巴以双方已达成初步停火协议,但加沙民众和哈马斯方面担心,停火协议最终仅沦为一项美国促成的人员交换协议。12日,一些援助卡车进入加沙地带,但物资遭到哄抢,现场一片混乱。加沙民众穆札因表示,物资被哄抢的情况表明加沙民众不相信美国主导的谈判会带来长期和平,“我们囤积物资,是因为害怕战争卷土重来。”

  外界舆论同样认为,这份协议是各方出于内外压力和政治考量下的产物,协议具体落实和后续进程仍充满不确定因素。除了首阶段的停火和双方交换被囚人员,如何落实执行下一阶段的协议内容成为关键,在让哈马斯解除武装、以军完成撤出加沙地带等方面,巴以双方尚未达成一致。

  埃及宣布13日在沙姆沙伊赫举行加沙和平峰会,由埃及总统塞西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同主持,讨论人道援助和早期重建,预计将由20多国领导人出席,但以色列和哈马斯确认不会参加。在抵达埃及前,特朗普还将于13日凌晨先前往以色列,会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议会发表演讲,还可能与人质家属见面。

  分析认为,埃及希望通过举办峰会,加深外界对于“加沙战事结束”的印象,借此向以色列方面施压。但专家也担忧,和平峰会也可能沦为特朗普“炫耀个人政绩”的“庆功大会”,甚至为明年争取诺贝尔和平奖铺路。

  澳洲、英国和德国等国11日举行支持巴勒斯坦的游行活动,呼吁保障加沙居民权利、改善加沙生存环境,一些民众还对以色列能否履行停火协议保持怀疑,并认为“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不值得相信”。

  (综合报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