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以色列哈马斯互换被扣押人员

2025-10-14 05:02: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一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13日获释,乘直升机抵达特拉维夫。\美联社;右图:获释的巴勒斯坦人13日乘坐巴士离开以色列监狱。\法新社;下图:巴勒斯坦人12日返回被以军摧毁的加沙城。\法新社

  当地时间13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释放全部20名在世的以色列被扣押人员,以色列亦释放近2000名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美国总统特朗普急于邀功,宣称加沙地带的“战争已经结束”。他13日先到以色列议会发表演讲,随后前往埃及主持有关加沙停火问题的峰会。然而,以色列全面撤军、哈马斯解除武装、加沙战后治理等关键问题仍悬而未决,加沙停火前景十分脆弱。俄外长拉夫罗夫直言:“希望未能实现的情况出现过太多次。”

  【大公报讯】哈马斯13日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分两批向以色列方面移交全部20名在世被扣押人员,已故被扣押人员的遗体将于晚些时候向以方移交。以媒称,这20人“健康状况良好”。以色列监狱管理局随后宣布,已根据日前达成的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释放1986名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其中1700多名在本轮巴以冲突期间被关押的加沙人被送到加沙南部,另外250名被判终身监禁者回到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或被驱逐至埃及。以方称,共有154人被驱逐。

  人员交换协议“双重标准”

  被驱逐人员的家属对此表示震惊。由于以色列对边境实施严格管控,他们很可能无法离境去看望亲人。多哈研究生院公共政策副教授卡尔穆特批评说,以色列驱逐被扣押巴勒斯坦人的做法显然违反国际法。半岛电视台指出,这暴露了人员交换协议的“双重标准”。据瓦法通讯社报道,以军当天突袭获释巴勒斯坦人库尔德位于耶路撒冷北部的住所,殴打他的兄弟、破坏财物,并警告获释人员家属不得举行庆祝活动。

  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秘书长盖特12日表示,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标志着通往实现‘两国方案’的一条不可逆转道路的开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3日表示,中方欢迎和支持一切有利于恢复和平、缓解人道危机的努力,当务之急是尽早实现加沙全面持久停火,确保有效缓解人道危机,恢复地区稳定局面。加沙战后治理应坚持“巴人治巴”原则,任何关于加沙未来的安排,都需要尊重巴勒斯坦人民自己的意愿,并同“两国方案”相衔接。

  内塔尼亚胡缺席“和平峰会”

  特朗普13日与埃及总统塞西共同在加沙停火谈判地、红海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主持一场“和平峰会”,讨论巩固加沙停火协议,并规划实现地区持久和平的后续措施。埃及和以色列方面13日早些时候声称,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将出席峰会。但以总理府很快改口称,尽管特朗普邀请内塔尼亚胡参会,但内塔尼亚胡由于节日前夕“日程安排紧张”无法出席。美媒表示,会议现场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并不欢迎内塔尼亚胡;内塔尼亚胡也担心若对这些曾批评以色列的领导人示好,将激怒自己的极右翼政治盟友。

  停火关键问题悬而未决

  特朗普13日在访问以色列时称:“加沙战争已经结束,哈马斯将解除武装。”内塔尼亚胡亦声称战争已结束。然而,目前以色列仅部分撤军,并且未对完全撤出加沙作出明确承诺,而哈马斯坚持将以色列结束占领、巴勒斯坦建国作为解除武装的前提条件,双方矛盾难以调和,下一阶段谈判面临严峻考验。

  拉夫罗夫13日指出,美方提出的加沙停火方案虽提及巴勒斯坦建国问题,但措辞笼统。他表示,一些西方国家的行动表明,他们希望建立一个“被托管的巴勒斯坦”,而不是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但只有执行联合国关于建立巴勒斯坦国的决议,才能长期解决巴勒斯坦问题。“阿拉伯世界,尤其是巴勒斯坦人,不会认为建立市政当局或任何形式的准国家机构,是这场近80年闹剧的令人满意的结局。”

  (综合报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