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日本熊害频发 民众轰政府应对不力

2025-11-07 05:02:3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遇到熊怎么办?

  日本近期熊害频传,今年全国因熊袭击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升至14人,创下自2006年有纪录以来的历史新高,另有逾百人受伤。包括京都岚山等知名旅游景区也频频发现熊迹,对民众及游客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日本政府近日宣布部署陆上自卫队协助捕熊、允许警察用步枪猎熊,但被民众批评反应迟缓且应对不力。

  【大公报讯】日本熊类主要为分布在北海道的棕熊,以及本州、四国及九州部分地区的山林的亚洲黑熊。近几十年来,日本的熊隻数量呈爆炸式增长。日本动物学家估算,野生熊隻活动范围已覆盖该国逾60%的面积。

  共同社报道,日本环境省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至9月期间,日本全国共通报20792宗目击熊隻出没事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约7000宗;全国已有14人遭熊隻攻击致死,规模被形容为“灾害级”。日本朝日电视台整理的熊出没地图显示,除了九州和冲绳外,全日本各地都有目睹熊隻出没的报告。

  熊隻在京都景区出没

  本州岛东北的秋田县和岩手县成为重灾区,秋田县今年的熊隻出没报告增加了六倍,已超过8000宗,60人遭熊袭击,其中4人死亡。

  专家分析指出,日本目前熊患由多重因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日本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导致熊主要食物来源如橡子等坚果严重歉收,熊被迫进入人类生活区域觅食。今年7月4日,岩手县一只熊闯入民宅并袭击一位80多岁女性,被专家初步认为是“以捕食人类为目的”的攻击。

  与此同时,日本人口老龄化与农村人口减少,农田荒废,森林与人类社区之间的自然屏障逐渐模糊,就连相对安全、游客常去的热门地区也“沦陷”。10月5日,日本岐阜县的世界遗产景点白川乡,一名外籍游客就遭到小型黑熊抓伤。京都知名观光胜地岚山也面临类似威胁,截至11月5日,当地已总计接到15宗熊出没的目击报告,包括在著名的竹林小径也发现熊的踪影。此外,日本熊类通常在10月至11月进入冬眠,而食物匮乏使部分熊推迟冬眠,导致近期熊出没事件持续发生。

  自卫队用木棍和盾牌惹议

  日本主要依靠猎人应对熊隻。日本猎友会的数据显示,全国持有狩猎许可证的猎人已从20年前的约20万人,锐减至2023年约9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占比超过70%。职业猎熊人则已从1978年的约两万人,减少到2022年的5361人。日本猎人还面临低收入困境。长野市一名猎人日前披露,其两小时驱熊工作仅获得3000日圆报酬(约151港元),时薪仅1500日圆(约71港元)。这甚至不够猎人添购弹药、保养枪支等基本开销。日本政府今年9月才宣布放宽枪支管制规定,允许猎人在城市地区猎杀熊隻,已面临无人可用的境地。

  日本陆上自卫队11月5日派遣队员进驻秋田县,自卫队队员除了穿戴钢盔和防弹背心外,每人配发约160厘米长的木制训练长枪和防护盾牌。但受到法律限制,自卫队不直接参与捕杀熊隻,也不会使用武器,主要负责安置捕兽笼等后勤工作。有日本网友批评此举“隔靴搔痒”无法解决燃眉之急,也有网友质疑,用盾牌和木枪协助捕熊,仿佛回到了古代。

  首准许警察使用步枪猎熊

  日本警察厅11月6日宣布,自11月13日起在秋田县与岩手县,允许警察在特定情况下使用步枪猎杀熊,这是日本首次允许警察用步枪猎熊。这些警察将以4人小组行动,并在出任务前向当地猎人学习熊的习性。不过,民间猎人组织“棕熊防治队”的队长玉木康雄指出,熊作为猛兽本来就难以捕获,在城市地区的猎熊比山林中更具挑战性。

  日本多个地方政府推出可查看熊隻出没资讯的线上地图。例如,秋田县政府推出熊地图Kumadas系统,近期用户暴增。不过,这些系统主要依赖事后报告,无法实现事前预测和有效预警。但对于长者而言,使用门槛较高,预警效果也有限。 (综合报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