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全球首宗AI音乐版权案 OpenAI在德国败诉

2025-11-13 05:02: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德国著名音乐人赫伯特.格罗内迈尔。右上图:OpenAI旗下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被控未经许可使用了受版权保护的9首德国歌曲的歌词,包括海伦.菲舍尔的知名歌曲。 右下图:OpenAI据称准备进军生成式AI音乐领域。图为OpenAI生成音乐软件的示意图。\网络图片

  当地时间11日,德国慕尼黑地区法院裁定,美国人工智能(AI)公司OpenAI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重制畅销音乐人赫伯特.格罗内迈尔及其他歌手的歌曲歌词,违反德国著作权法,命令OpenAI支付损害性赔偿,但未透露具体金额。分析指出,这是欧洲首宗涉及AI版权的判决,或成为欧洲处理相关版权问题的范例,产生广泛影响。

  【大公报讯】这宗案件始于德国音乐演出和作品覆製权协会(GEMA)在2024年11月提起的诉讼。该协会是欧洲最大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之一,成员包括德国著名音乐人赫伯特.格罗内迈尔在内约十万名词曲作者和出版人。

  GEMA指控OpenAI在未经许可、未付费情况下“系统性”使用了协会版权曲库内容,用于训练ChatGPT,涉及包括格罗内迈尔畅销作品在内的9首德国歌曲的歌词。慕尼黑地方法院支持了该协会的立场,明确指出受版权保护的原创歌词歌曲,须获得版权所有者的授权。主审法官埃尔克.施瓦格下令OpenAI就使用受版权保护材料的行为支付赔偿金,但未披露具体金额。GEMA法律顾问凯.韦尔普表示,协会希望此后能与OpenAI展开磋商,明确版权方应如何获得合理报酬。

  不过,OpenAI不同意裁决并考虑上诉,正在研究后续行动。OpenAI同时表示,上述裁决“仅涉及少量歌词”,不影响德国数以百万计个人和企业用户使用该公司的AI技术。

  OpenAI辩称应由用户担责

  据悉,庭审期间双方均未否认歌曲歌词曾被用于训练第四代ChatGPT模型,争议焦点在于歌词是否被“主动”存储于大语言模型的数据库中,以备后续使用。法院认定,OpenAI大语言模型中的记忆行为(即储存歌词),以及ChatGPT输出中歌词的再现,均构成侵害著作权。

  OpenAI辩称,ChatGPT并未存储或覆製特定训练数据,而是嵌入模型参数当中。ChatGPT回答用户问题的“输出内容”仅是针对用户提示生成的,因此就聊天机器人而言,那也应是用户担责,而非OpenAI。不过,该论点被法院驳回。

  或成欧洲AI版权判决范例

  AI从模仿歌手声线到生成“特定风格”的歌词,技术滥用已经引发多种诉讼。分析认为,此案可能成为欧洲处理AI采用受版权保护数据的范例。代表GEMA的Raue律师事务所表示,此判决为保护创意作品树立重要先例,亦可能对其他类型创意内容产生影响。德国记者协会同样欢迎裁决,称其为“版权法领域的里程碑式胜利”。此外,GEMA同样对以AI生成音乐爆红的美国新创公司Suno提起诉讼,指控该公司利用其音乐库进行训练,该案预计将于明年初开庭审理。

  调查:97%听众难辨AI音乐

  虽然因为ChatGPT面临音乐版权诉讼,OpenAI仍考虑进军开发全新的生成式音乐模型。据报道,OpenAI的工程师正在与茱莉亚音乐学院的一些学生合作,为音乐乐谱进行标注,以此作为音乐模型的训练数据。此举将使OpenAI与已经推出同类产品的谷歌,以及在AI音乐领域崭露头角的新创公司Suno和Udio展开正面竞争。一旦正式涉足AI音乐领域,OpenAI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潜在的版权诉讼。代表环球音乐、索尼和华纳音乐的产业组织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此前已经对Suno和Udio提起诉讼。另据美媒报道,环球和华纳已在与这些新创公司以及谷歌就AI授权协议进行谈判。

  AI音乐还可能导致劣质音乐作品氾滥。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12日发布的一项调查,9000名受访者中有97%无法分辨AI生成的音乐和人类创作的音乐之间的差异,超过半数受访者对此感到不安,认为导致串流平台上的劣质音乐增加。 (综合报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