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电力改变AI竞赛格局 高盛看好中国

2025-11-15 05:02: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国福建省漳州核电1号机组今年1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新华社

  美国高盛集团13日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大力推进电力建设,将使其在扩展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方面,比美国更具优势。到2030年,中国预计将拥有约400吉瓦的有效备用电力容量,是全球数据中心预计需求的三倍,在AI基建设施方面占优。相比之下,美国电力建设不足,有限的备用电力容量将制约数据中心的发展,拖慢美国AI的发展。

  【大公报讯】高盛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在AI竞赛中更看好中国,核心依据并非算法或芯片等传统技术,而是电力这一基础设施。高盛分析师指出,由于AI耗电量巨大,可靠且充足的电力供应很可能成为决定这场竞赛的关键因素。

  AI大模型在训练阶段已消耗大量电力。以训练OpenAI的GPT-3模型为例,其耗电量约为1.287吉瓦时,相当于120个美国家庭一年的用电量。AI模型投入运行后,处理全球数十亿用户的请求,总耗电量更为惊人。这些电力需求由数据中心承担,而维持数据中心系统冷却所需的额外电量同样庞大。

  美国备用电力容量逼近“临界线”

  当前,美国各大企业争相建设数据中心以推动AI发展。美国目前拥有全球44%的数据中心容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其电网正面临日益增大的压力。高盛报告指出,数据中心已占美国电力需求的6%,预计到2030年将攀升至11%。与此同时,美国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夏季用电高峰时段的有效备用电力容量在过去五年从26%降至19%,逐步逼近15%的行业公认“临界线”。

  “有效备用电力容量”是衡量美国电网在高峰期可靠性的关键指标。目前,全美13个区域电网中,已有8个处于或低于该临界水平,这意味着这些区域的AI公司面临电力成本增加甚至电力短缺的风险,从而拖累美国AI发展的整体进程。以全球“数据中心之都”弗吉尼亚州所在的PJM电力市场为例,去年夏季曾出现电价和发电容量价格大幅飙升的情况。

  美国《财富》杂志此前报道,目前全美31%的输电线路和46%的配电设施已“超出使用寿命”。高盛分析指出,美国数据中心驱动电力需求快速增长,但新增发电能力建设滞后,燃煤电厂淘汰速度超过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替代速度;储能等新技术的发展规模有限,难以填补供需缺口。分析师认为,有限的有效备用电力容量可能成为美国数据中心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的报告也警告,到2028年,由于数据中心消耗大量电力,美国可能面临高达20%的电力缺口。

  中国多管齐下 保障能源安全

  美媒评论指出,当前AI发展的瓶颈正从算力、人才转向能源,而中国在这一关键领域具有“决定性优势”。根据高盛报告,中国目前拥有全球约四分之一的数据中心容量,并将很快超越美国。到2030年,中国的有效备用电力容量预计达到400吉瓦,约为全球数据中心需求的三倍,这将为中国数据中心及其他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不仅在电力设施建设方面持续领先,在可再生能源、燃煤电厂和核反应堆等领域也进行了精准部署。这种全面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系统性地提升了电网的备用容量和可靠性。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牵头建成的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首次实现钍铀核燃料转换,成为目前国际上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这一突破打破了传统核电对铀燃料的依赖,对正蓬勃发展的中国AI产业而言,有望在未来提供成本更稳定、供应更自主、且更加清洁低碳的电力。

  (综合报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