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维基百科VSGrokipedia
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上月推出由人工智能(AI)编写的在线百科全书Grokipedia,称这是“比维基百科更好的替代品”。然而,其0.1版本一经上线,就被发现一些词条照搬维基百科的内容,部分词条还出现诸多事实错误。康奈尔大学的最新研究则显示,Grokipedia在内容来源上存在严重问题,大量依赖被专家视为不可靠或充斥仇恨言论的网站作为信息源。
【大公报讯】当地时间21日,Grokipedia推出其0.2版本,相比于此前的0.1版本,增添了逾10万个词条,修改了部分此前被指出“抄袭”维基百科的词条。其网站页面仍与0.1版本类似,仅标注“Grokipedia v0.2”的标题和一个供用户输入关键字的搜索框,在风格与结构上与维基百科相似,但规模明显较小。
根据Grokipedia主页标注的信息,该网站目前收录了约101.6万个词条,与之相比,维基百科的文章总数超过6500万篇,光是英文版就有700多万篇。不同于传统的百科全书网站,Grokipedia没有明确的人类作者,完全由AI编写,并由马斯克旗下初创公司xAI研发的AI聊天机器人Grok进行“事实核查”。
Grokipedia多次引用纳粹网站
Grokipedia一经上线,就被发现直接照搬维基百科的内容。美媒NBC举例称,“星期一”(Monday)等一些词条,Grokipedia的内容与维基百科基本一致。PlayStation 5和Lincoln Mark Ⅷ的页面内容也几乎与其维基百科对应页面一字不差、逐行相同。在新推出的0.2版本中,Grokipedia改写了这些词条的内容,不过,几乎在每个词条页面底部,都出现了“内容改编自维基百科”的信息,被认为是“免责声明”。
此外,Grokipedia中还存在大量的事实错误。英国历史学家埃文斯指出,Grokipedia曾错误声称出生于1917年的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经历了1923年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还称他是皇家通信兵团的军官。专家普遍认为,考虑到大语言模型的“幻觉”问题,Grok的“事实核查”并不可靠。
康奈尔大学的最新研究显示,Grokipedia在内容来源上也存在严重问题。研究人员在抓取并分析了Grokipedia超过88万个词条后发现,其中包含12522次引用极低可信度网站。数据显示,Grokipedia还引用新纳粹网站Stormfront多达42次,阴谋论网站Infowars约34次,白人民族主义网站VDare多达107次。
研究指出,Grokipedia引用这些被认为可信度极低的网站的频率是维基百科的三倍。约5.5%的Grokipedia文章至少包含一个被英语维基百科社区列入黑名单的来源。
维基创始人:AI仍不够格撰写百科
近年来,马斯克多次表达对维基百科的不满,批评其存在“政治偏见”。马斯克甚至一度挑衅维基百科创办人吉米.威尔士,称如果维基百科改名为“Dickipedia”,他愿意捐款10亿美元。
面对Grokipedia对维基百科发起的所谓“挑战”,威尔士回应称,他对Grokipedia并不抱有太大信心,认为其“不太可能创造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威尔士称,无论是ChatGPT、Grok或其他大语言模型,仍会犯下严重错误,“它们仍不够格撰写条目。”威尔士称,这场争论的核心并非与马斯克的个人恩怨,而是他对所有大语言模型试图打造“可信网络信息来源”表示怀疑。不过,威尔士也认为AI仍可在有限范围内辅助维基百科,例如从现有资料中挖掘应补充进条目的内容,帮助编辑更快完成工作。
(综合报道)
维基百科VSGrokipedia
谁来编辑?
根据维基百科的设定,任何能访问互联网的人都可以编辑维基百科,包括匿名用户和注册用户。所有使用者都可以编辑未受保护的页面,但某些受保护页面只能由特定用户编辑。而Grokipedia只在几个页面上有“编辑”按钮,但点入却显示编辑已完成,不能更改。
具体内容?
目前Grokipedia的网页设计和维基百科一样非常基本、简单,不过Grokipedia没有相关图片。马斯克宣称会比维基百科“大幅进步”的Grokipedia,有些内容明显是抄自维基百科,比如Macbook Air的词条底部有一条明确标示资料来自维基百科,而PlayStation 5、Monday等词条页面上的内容几乎与维基百科的对应词条一模一样。
事实核查?
维基百科内容的门槛就在于其每个条目都必须要在可靠来源中得到验证,即收录的内容需要有已发表的资料作为依据和支持,编辑者有责任为内容进行事实核查,为其提供可靠来源。Grokipedia没有明确的人类作者,其文章由马斯克旗下新创公司xAI研发的AI聊天机器人Grok进行事实核查。不过,已有事实证明,AI有时会出现“幻觉”,给出看似合理但实际为杜撰的内容。
大公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