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传媒报道,曾在内地判刑的科学家申请“高才通”计划获批,事件反映目前申请“高才通”时毋须申报刑事犯罪纪录的漏洞。特区政府及时调整申请流程,今日开始申请人需在电子申报表填写是否有刑事犯罪纪录,入境处亦会要求已递交申请但未批出的申请人补交相关资料;同时取消相关人士签证。特区政府反应迅速,未来亦需要不断审视有关计划,不断完善。但另一方面,香港社会也应该展现自由、开放的心胸,不拘一格引人才,才能广纳天下英才而用之。
香港全面复常及全面通关后,加速建设国际创科中心。去年十月,施政报告推出“全球抢人才”大计,计划在三年内吸引10万人才,令人对香港的未来更添信心。去年底,政府公布“高才通”计划细节,吸纳对象为高薪、来自全球百强大学的人才,对有没有工作经验也分别作出规定。计划推出两个多月,反应之热烈超过预期,迄今已有逾万人申请,其中7800人获批,六分之一年薪在250万元以上。高效率的背后,既展示特区政府求才若渴的拳拳之心,也展现香港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
“高才通”申请人在申报个人资料时,毋须填写刑事犯罪纪录。其中一个原因,是“高才通”计划由入境处处长作最后把关,如果有任何申请涉及不实陈述,或与事实不符,有关申请将会视作无效,已发出的签注可被注销。即使获批签注人士成功来港,在两年后续签时,入境处亦会再检视个案。由此可见,特区政府在引进人才方面有相当严谨的制度,并非一味放宽。但从事后诸葛的角度看,个人申报内容可以更加周全,把关可以更加严谨。
鉴于社会舆论关注申报资料不够全面的问题,特区政府从谏如流,及时优化申报流程。同时也要看到,凡事过犹不及。大家希望人才是才德兼备,这完全可以理解,但毕竟香港最需要的是才高之士,是有发明创造能力的人,而不是“道德完人”。对于有刑事定罪纪录的人,也要具体分析。若是“杀人放火”之类,不管多么高才,都是绝对不必考虑的;但也要看到,科技的发展就是敢于质疑,不断突破,有些人才的犯罪,可能是在特定时空下踩了科学边界,触犯道德伦理,成为有争议的人物。若放长眼界,却有可能是对科学的发展作出有益探索。人们熟知的布鲁诺和哥白尼都曾被定罪,现在还有人认为他们是有罪之身吗?
决定一个国家、地方长远竞争力的不是经济体量,而是科技实力。现在全球都在争夺创科人才,各国都在奇招百出,为吸引人才不遗余力,最近日本更推出居满一年可获永久居留权的高端人才计划。香港正是用人之际,在对人才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时,也要明白若过于严苛,结果只会为渊驱鱼,益了竞争对手。如果因为人才申报制度有一点瑕疵,就去否定整个计划,那和倒洗澡水时连婴儿也一起倒掉,有什么区别?
包容开放是香港的特质,也是香港赖以成功的关键,更是人才投奔香港的重要因素。完善“高才通”计划与不拘一格引人才并不矛盾,因为香港拥有健全的法治,严格的监管,只要在科学探索方面设好边界,高端人才就可以避开误区,集中精力尽展所长,为香港创科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在这方面,我们要有足够的制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