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加息周期或见顶 供楼风险勿低估

2023-07-28 04:02: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因应美联储加息0.25厘,本港资金成本上升,汇丰、中银、恒生等银行昨日宣布加息0.125厘,最优惠利率上调至5.875厘。从美国及香港股市昨日均录得升幅可见,市场普遍相信美国紧缩货币政策接近尾声,对全球经济的溢出效应也会减弱,这对包括香港在内全球经济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香港楼市将因为息口上升而感受到更多压力,特区政府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但显而易见,目前并非是大幅撤辣招的时候。

  过去几年,美国在货币政策上大收大放,先是为刺激经济而搞量宽,“大水漫灌”下刺激出高通胀。为压抑通胀,美联储去年三月起加息,至今加息11次,息口上升5厘,创下21年新高,这种过山车似的货币政策为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很大的波动性影响,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调整。

  虽然美联储年内再加息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例如有预测认为最快会在9月份再加息。但鉴于美国通胀水平已从高位回落,叠加利率可能加大经济衰退风险,美联储这一轮加息潮相信已接近尾声,美元持续走强的动力减弱,外部环境将会边际改善。

  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度,但与美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因此香港银行没有对美联储亦步亦趋,而是仅加息5次,合共加幅约1厘,最大程度地减轻了对经济活动及楼市的冲击力。

  一年多来,香港楼市在多项因素影响下,向下调整了约15%。现在,随着银行再度加息,供楼成本随之上升。以按揭30年、融资500万元计,每月增加利息350元;若借贷1000万元,每月增加利息700元,供楼者会感受到压力,但在可承受范围内。一般预料,本港楼市有机会再降,欲置业者需要慎重考虑自己的承担能力。

  但香港楼市的调整是在高位上的调整,目前楼价仍处于相对高水平。一些新盘开出后,不足500呎的小单位售价不低于1000万元,对很多无壳蜗牛来说仍然是高不可攀。二手楼交易蚀本的新闻不时出现,也不能反映市场的全貌。事实上,香港房屋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可见的未来不会改变,在香港全球抢人才等政策推动下,房屋刚需仍然是主旋律,这与内地楼市供过于求的情况不一样。种种客观因素,决定了香港房屋仍然要维持现有政策,特区政府大幅调整楼市政策的可能性很低。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特区政府的房屋政策一成不变。本年度财政预算案宣布降低从价印花税,减轻了置业者的负担。本月初,金管局修订自居物业的按揭成数,价值1500万元以下的单位最高可承造七成按揭,1500万元至3000万元最高可承造六成按揭。由于绝大多数置业者不会购买超过3000万元的单位,有关政策为加快市民上楼及换楼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各界相信,特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将继续密切关注息口及市场变化,因时制宜,灵活应变,确保市场稳定,造福市民。

  加息周期接近尾声,市场不确定性大为减少,有利全球经济复苏。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开会为市场把脉,部署下半年的工作,一系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将得到贯彻落实,包括增加市民收入、刺激消费,加大支持民企力度等等,这些政策稳定了市场信心,增加了香港发展经济的底气。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