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议员高效高质审议 期待早日完成“三读”

2024-03-11 04:02: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立法会法案委员会连日来举行密集会议,逐条审议落实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议员“食饭盒”、“捱面包”,逐条逐句厘清细节;特区政府官员“废寝忘餐”,准备充分清晰解答各方疑问。行政立法积极互动,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高效、高质推进立法工作。各界期待并相信,立法会“快马加鞭”,争取尽快完成“三读”程序,让法例早日生效,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国安风险挑战。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上周五正式刊宪后,立法工作进入“快车道”。立法会首日便完成首读、二读,并立即进入法案委员会审议阶段,当天下午展开4小时的审议。而在刚过去的周六、周日,委员会也放弃休息,开足马力。过去三天来,委员会已举行了超过20小时会议,逐条审议了181项条文的73项,超过四成;如果只计算有关罪行的条文,则已有超过六成审议完成。根据最新议程,相关会议本周将持续进行,“朝九晚六”每天最少8小时,可谓分秒必争。

  23条立法全速推进,并不只在于速度,更注重质量,绝非有些人所称的“仓促”进行,相反的是,审议工作细致、深入、严谨扎实。议员问的、官员答的,无一不是公众所关注的焦点;无一不是法律的“要害”之处。例如,就“洩露国家秘密”的免责条款、“国际组织”的定义、“非法披露看来属于机密事项的资料”的内容等等,进行深入的讨论,进一步厘清了“罪与非罪”界线;并就“市民拍摄军事基地”、“大学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家中放置《苹果日报》”会否违法等市民关心的细节,进行严谨的问答,有效消除了对法例的疑虑。

  立法会逐条审议的工作,真正做到了“逐条质问”、“逐条解构”、“逐条释疑”的高水平互动,为日后立法工作树下了新的标杆。更重要的是,高效率的审议,切实回应了香港社会就加快推进23条立法工作的高度共识,以及早日补上国家安全“短板”的迫切现实需要。

  当前香港社会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是暗流涌动。自特区政府启动23条立法咨询以来,美西方反华政客及乱港势力就千方百计阻挠、抹黑、破坏,前有外国媒体叫卖的“玩完论”、“撤资论”,后有各种“国际联署”、“谴责声明”行动等等,不一而足。就在前日,反华组织“香港自由委员会基金会”公然要求美国对中央和特区官员,特别是参与23条立法的官员,实施所谓“制裁”。该组织骨干是香港通缉犯许颖婷,此人长期进行“港独”破坏行动,所作所为正正体现了23条立法的必要性,同时也说明美西方反华势力不会放弃对香港的破坏和渗透,未来类似的行径还会不断出现,须早作应对准备。

  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条例草案,堵住了国家安全漏洞,充分保障了人权自由,体现了香港普通法制度特色,并在各方面取得了有效的平衡,与世界上其他相关法律相比“宽紧适度”,打击的只是极少部分违法分子,保护的是广大香港市民和外来投资者利益,自公布以来,得到了香港社会各界的高度支持和认同。事实说明,草案既有很高的民意基础,也有完备的法律条件,现在只差最后的审议“收尾”工作。

  行政立法双方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全力推动立法工作早日完成,令人欣慰。香港早一日完成立法,就少一分国家安全的风险。各界期待,委员会能严谨高效完成全部条文的审议,并提交大会“三读”通过,让法例早日生效,以和国安法一道筑牢维护国安防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