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垃圾收费从长计议 实事求是精准施策

2024-04-08 04:02: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垃圾收费政策自4月1日开始试行以来,整体情况不如人意,厨余收集比例极低,指定袋使用率不及五成,大多数居民仍未掌握系统流程,要想在8月1日全面推行可谓困难重重。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表示,希望完成先行先试后进行系统调查,深入了解居民意见,并就技术、配套、参与者情绪等作分析,再决定下一步如何走。特区政府以务实态度推动相关政策值得肯定,“减废”保护环境方向完全正确,但正所谓“移风易俗”不易,未来需要更周详的配套,重新检视、精准施策,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垃圾收费政策的初心,并不是“收费”而是“减废”。但现实却是,绝大多数香港市民只知“收费”,对具体的流程和安排并不了解,更别提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以“减废”最关键范畴的厨余收集为例,目前共有约900个收集设施分布于各区,即便到了8月份,全港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也才分别有700和300个相关回收桶投入服务。然而,相较于全港超过42000栋私人楼宇,以及超过3700栋的“三无大厦”,该数量并不足够。

  即便如此,大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几个主要试点地区,由于位置不方便、指引欠清晰、缺乏足够诱因等,导致相关设施使用率极低。不少市民表示,要走10分钟才能倒垃圾,很不方便;一些饮食业者也诉苦道,由于长期缺乏人手,“根本做不到要求”,希望政府提供支援并暂缓推行。

  事实上,香港目前每天约有11000公吨都市固体废物被弃置于堆填区,当中约3200公吨(30%)为厨余,属弃置的都市固体废物中最大类别。在每天弃置于堆填区的厨余中,约1000公吨是来自工商业,包括食肆、酒店、街市、食品制造及加工业等。以目前如此低的使用率来看,要实现预定的“减废”目标,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任务”。

  这还只是厨余问题,其他涉及层面更广的住宅“减废”问题,同样不容乐观。要说支持环保,人人同意,但要改变习惯、增加开支,却非人人乐意。昨日谢展寰局长就承认,大部分居民愿意参与,一般有八九成人愿意去领取指定袋,但使用率较为参差,由20%多至50%多不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与宣传不足有关,但更根本的还在于整个体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政策配套严重不足。

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行会成员林正财日前表示,要时间让市民慢慢改变扔垃圾习惯。“一下子改变七百多万市民,挑战是大,我们咬紧牙根先起步,不要想一下子就做到100分,我们可能做到60、70分?我们开始用至少一、两年时间,让大家习惯及不断进步。”他并指政府会谨慎考虑市民的意见。

  本届特区政府“以结果为目标”,积极“化解民生忧难”,务实施策成效显著,得到市民的充分肯定。在推动垃圾收费政策上,特区政府并不存在所谓的“错判”问题,环境及生态局各部门上下全力以赴,工作辛苦,殊为不易,市民也完全看得到。其实,在“减废”的原则上,香港社会是有共识的,关键在于如何周详安排,更好地落实。

  借此次“先行先试”机会,有关部门可全面分析数据,并就建立一套怎样的“垃圾回收配套体系”作出深入研究。香港情况特殊,外地可行的香港未必能行,在时机未成熟之前,不宜贸然全面推行。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特区政府推迟全面落实垃圾收费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香港各界市民支持政府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推行政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