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率领代表团到访广州,与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会面,并与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共同主持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24次会议。会上双方就不同领域交流合作进行了讨论,见证粤港两地签署六个方面的合作协议和备忘录,提出未来粤港合作的六项重点工作。会议成果丰硕,对深化粤港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加快大湾区建设、赋能香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一直是香港与内地合作中最重要的伙伴,而大湾区建设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去年4月,习近平主席到广东考察时强调,“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习主席还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一点两地”新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将开启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大湾区的地位更加凸显,粤港合作更加重要。今次联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举行,自然是备受关注。
今次联席会议达成的六项合作协议及备忘录,是双方密切沟通、深化合作、互利共赢的结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非常务实。以《落实香港居民豁免参保合作备忘录》为例,这是为港人北上就业、居住而度身订造。按照内地有关规定,港人在内地居住、工作可参与当地社会保险,并在符合条件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但已参加香港强积金计划的香港居民,持有强积金报表作为证明文件,可申请豁免在当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在新安排下,香港强积金计划成员只需向广东当地社保机构提交一纸承诺同意书,毋须另行提交强积金证明文件,申请就可获处理。如此一来,香港居民北上就业就更加方便。
扩大医疗券在大湾区内地城市使用试点,是粤港合作的其中一项内容。现时港大深圳医院、华为荔枝苑社康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个试点,允许香港居民使用医疗券支付诊金。下周四开始,位于中山市的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式成为第四个试点。粤港合作无间,相关试点越开越多,堪称港人北上安老求医的福音。
大量港商在广东投资兴业,如何处理商业争议?对簿公堂是迫不得已的做法,而调解则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争议解决之道。国家支持香港发展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这也适用于大湾区。香港律政司与广东省司法厅合作,成立专为大湾区提供争议解决服务的线上调解平台,让湾区各行各业在深化交流合作的同时,能够以健全、多元化、经济和便捷的方式,保障自身利益。
事实证明,香港本身一些难以解决的棘手难题,放在大湾区的视角,在中央支持下,都不难找到解决的方法。香港居民因此获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今次会议还提出粤港合作的工作重点,涵盖新质生产力、港深河套建设、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建设绿色湾区、人文湾区及跨境医疗合作等六个领域,具有前瞻性,进一步强化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这次联会是在重要时刻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粤港合作、大湾区建设进入加快速度、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粤港双方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各层次的沟通交流,更好地实现制度的对接、规则的衔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李家超强调,香港必定全面深入参与大湾区建设,善用香港优势,为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是香港责任所在,也是市民的共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