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开始展开东盟三国之行的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与老挝总理、副总理等政要会面,见证签署了12份合作备忘备,并到访当地学校、企业和铁路等项目,取得的成果令人眼前一亮。特区政府深耕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展现了新形势新阶段积极有为、主动进取的新风尚,为香港高质量发展带来动力,更是践行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助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现。
李家超此行包括老挝、柬埔寨和越南三国,这是一次精心安排的开拓之旅。首先,老、柬、越三国总人口达到1亿2千万人,是一个大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与香港距离不远,合作潜力大;其次,外访可加强双方政府层面的沟通联系,介绍香港的新发展形势及机遇,并争取对方支持香港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再次,东盟三国都是“一带一路”的共建国,中国是其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贸易伙伴及最大投资者。香港加强与三国的关系,可有力促进民心相通,为提升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此行第一站老挝就成为“亮点”,李家超一行与老挝方面签署了重要协议,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拓展了政府间及企业间的合作,并为进一步发展关系打下基础。
就双方签署的12份备忘录来看,内涵相当丰富,颇有看头。其中,香港贸发局与老挝工商部的合作备忘录,旨在拓展双方经贸合作;香港海关与老挝海关签署备忘录,便利双方人员往来,争取更多游客;香港理工大学与万象中学之间的合作,成为向当地年轻人展示香港优秀教育资源的平台,推进香港国际教育枢纽的建设;其他协议涉及创新科技、数码科技等领域的投资合作,这同样是香港的强项所在。
东盟三国人均生产总值在2000美元至4000美元之间,相比人均高达5万美元的香港差一大截,也许在一些人的眼中,它们都是落后国家。其实,彼此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互补性强,香港更可以大展拳脚。再说,香港面对的外围环境同过去已有很大不同,在努力维护与欧美等传统市场关系的同时,需要走出舒适区,加快开拓新市场。东盟和中东就属于这样的市场。李家超上任短短两年多,一次到访中东,三次访问东盟国家,显然是深思熟虑的安排。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美国将战略重点由欧洲转向亚洲,东盟国家是其经略的主要目标之一。美国还利用一些国家的政权更替,挖中国的墙角,包括在南海制造事端。在这种情况下,香港的角色地位更显得重要。香港进一步拓展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让东盟国家既可以分享香港发展机遇,更可以通过香港,搭上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快车。在此过程中,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等一个个金字招牌可以擦得更亮,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超级增值人”的角色可以得到进一步彰显。说到底,“讲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既要靠舆论宣传,更要靠身体力行,付诸行动,出访是其中一个有效的方式。
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这是香港得天独厚的最大优势。中央全力支持香港拓展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在今次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展望未来,特区政府及社会各界需要继续努力,积极主动拓展对外经济关系,进一步发挥香港之所长、贡献国家所需,这也是香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