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行动起来”

2024-09-03 05:01: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否抓住三中全会带来的机遇,对香港关系重大。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主任郑雁雄昨日出席“2024创科+新质生产力高峰论坛”指出,香港发展新质生产力条件优越,关键是要有创新思维、用好人才、行动起来,有关讲话对香港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改革创新推动发展,是三中全会的主题,香港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科技加新质生产力是回避不了的重要话题。郑雁雄表示,国家走出了从人才、科技强,到产业、经济、国家强的道路,因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香港可从国家发展经验中学到东西,大视野看香港发展,大力倡导创科思维,推动国际创科中心践行和产学研融合。

  香港过去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贡献者、得益者,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也应该是先行者和贡献者。郑雁雄形容,香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风向标”、“动力源”、“加油站”和“竞技场”。事实上,要将香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首先需要有创新思维。以旅游业为例,要树立起“无处不旅游”的观念,考虑旅游业如何创新,旅游业服务如何升级迭代。香港拥有118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263个海岛,要充分利用起来,以动漫、演艺、电竞、康养、滨海运动等“加持”香港旅游,为内地5亿多中高收入阶层创建一个休闲度假的首选目的地。只要行动起来,就可以做到既有人气效应又有经济效益,即是香港所说的“旺丁又旺财”。

  启德体育园明年三月可全面运行,是推动香港旅游业的另一个重大利好因素。启德体育园将为香港提供世界级的场地,包括可容纳5万人的主场馆、世界最长的酒吧等,有助进一步巩固香港盛事之都的地位,同时带动演出、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创造强大的经济效益。特区政府明年初将举行盛大开业礼,可起到广而告之的效果,目前最重要的是确保场地如期建成,并做好交通配套设施。

  另一方面,推动科技和新质生产力相结合,关键是放大人才效应。三中全会提出支持香港建设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对香港意义重大。香港人才竞争力亚洲排名第二,这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大本钱。事实上,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内,特区政府推出的各类吸才大计效果显著,至今已吸引30多万人才申请,其中超过10万人才已经抵港。在来港人才之中,有2万人毕业自全球百大院校;平均月入为5万元,比香港人均月入2万元高出一倍以上。引入的人才“含金量”高,充分证明香港的确已成为国际高端人才的集聚高地。

  有了人才,接下来还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与“抢企业”相结合,尽快形成完善的创科生态链,让人才有用武之地;二是做好服务工作,包括居住环境、子女教育、激励机制等等,为人才留港发展创造条件;三是进一步拓宽人才的来源地,有关部门要更积极主动走出去,加强宣传和招募工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赋能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香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以己之所长、贡献国家之所需的使命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坐而论道,而是要“做起来,起而行之”。香港社会各界要在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带领下,主动作为、锐意进取,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在服务国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香港自身的更好发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