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昨日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提议将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至战略关系层面,将中非关系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中方将与非洲携手推动“六个现代化”,开展“十大伙伴行动”,并愿意单方面开放中国大市场。这一系列重大举措将中非关系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于造福中非人民,乃至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非论坛北京峰会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活动,也是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开放型经济后的第一场对外活动,中非领导人围绕“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习主席指出,中国和非洲人口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没有中非的现代化,就没有世界的现代化。习主席提出未来三年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为此中国将提供3600亿元人民币额度的资金支持。这些大手笔,将有力推动非洲的发展。
中非合作源远流长。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中非各方面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中非贸易规模由2000年的不足1000亿元,增至2023年的1.98万亿元;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对非洲进出口1.19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中国亦是非洲最大的投资来源地之一。根据日前发布的中非共建“一带一路”蓝皮书,目前中国在非洲累计参与新建和改造铁路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输电网络6.6万公里。交通基建的不断完善,令过去贫穷落后的非洲成为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地方之一。
中国不仅提供全套技术和工程基建服务,还通过国有银行提供贷款,合同不附带任何干涉性条款,一切项目高速推进。塞内加尔前总统瓦德曾公开表示,与世界银行讨论、谈判和签署一项合同需要5年时间,而与中国搞掂这些只需要3个月。与中国建交的43个非洲国家签署的“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基建项目平均耗时2.8年,仅及世界银行项目所需时间的三分之一。
中国推进中非关系不带任何私利,堪称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这与老殖民主义者的一味掠夺及西方跨国企业的赚钱至上形成鲜明对比。中非合作客观上提升了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南方国家的领导者地位,让中国更有底气和实力抗衡和反制美西方的围堵打压和孤立政策。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不断炮制所谓中国在非洲制造“债务陷阱”、推销“过剩产能”等阴谋论,企图挑拨离间。然而,50多个非洲国家领导人出席北京峰会,展现了对中国的信任和中非合作的韧性,西方的分化图谋不可能得逞。
随着中非加强合作、中国单方面扩大市场开放,对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所有产品零关税政策,中国大市场将成为非洲的大机遇。而中非关系发展,也将为世界稳定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非洲并不遥远!香港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可为助力中非合作发挥重要作用。别的不说,就以总部设在香港的国际调解院为例,最初就是为解决非洲国家之间的争端而设立。香港在贸易和法律等专业服务领域的优势,其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独特地位,可以大派用场。其实早在多年前,已有一些香港商家前往非洲投资设厂,并取得了成功。香港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之下,抓住中非合作升级带来的机遇,强化自身影响力,是特区政府和香港社会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