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的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时表示,希望欧盟机构正确看待中国发展,制定客观、理性对华政策。这番话语重心长,表达了中方对欧盟决定对中国电动车加税的反对,展现了中方坚定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事实上,要避免贸易摩擦进一步扩大,欧盟必须尽快拿出实际行动,与中方相向而行,以磋商寻求解决方案。
10月4日,欧盟集团无视各方反对声音,投票决定对进口的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正式批准了最高达35.3%的额外关税,借口是所谓“中国对国内产业的不公平补贴损害了欧洲汽车制造商利益”。但事实是,中国电动车近年异军突起,得益于开放和竞争,靠的是优质性能和完善服务,所谓“不公平补贴”乃是欲加之罪,理所当然地遭到中方的坚决反对。
而从欧盟投票结果是10票赞成、12票弃权、5票反对来看,欧盟内部在对华电动车加税方面意见分歧,有关决定加剧了欧盟内部矛盾,破坏了欧盟“以一个声音说话”的形象。更有人警告,欧盟正面对前所未有的解体危机。欧洲议会全体会议近日出现“火药味十足”的一幕,再次将欧盟分裂暴露于人前。欧盟轮值国主席、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讲话中痛斥欧盟对华贸易政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中国电动车加税只会导致“进一步的失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则继续批评匈牙利的做法。西方传媒形容双方爆发“激烈交锋”,均公开表达了对彼此的“强烈厌恶”。
事实上,欧盟跟随美国挥舞关税大棒,首先是使全球自由贸易再次遭受打击。中欧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德国等欧盟国家与中国汽车产业链深度交融。在全球化的今天,对汽车产业强加关税只会进一步扭曲市场,进而割裂全球供应链,对汽车产业长远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与欧盟声称的“保护欧盟汽车业”可谓南辕北辙。
其次,欧盟此举是以牺牲欧盟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导致其购车成本大幅增加,增加通胀上升的压力。还有,欧盟反复呼吁全球早日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中国电动车产业不仅助力中国兑现自身的减排承诺,也为欧盟削减碳排放发挥重要作用。如今欧盟一方面高举绿色发展大旗,一方面筑起关税高墙,如此“双标”只会损害其全球信誉,阻碍全球绿色转型。
但欧盟不可能指望中国对自身利益受损而忍气吞声。继早前中国对欧盟进口的猪肉、化工产品等实施反倾销税,近日宣布对欧盟的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税率高近39%。这项政策可谓“精准打击”,在对华电动车加税方面起了带头作用的法国首当其冲。法国是白兰地主要出口国,中国则是法国白兰地的第二大市场,占其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轩尼诗、马爹利和人头马是中国市场最受欢迎的品牌,市场占比高达95%。法国葡萄酒业者早前曾发起示威行动,反对对华电动车加税。法国干邑白兰地生产者总会近日接受传媒采访,批评法国政府似乎已经选择牺牲他们的行业,中国加税意味着“我们市场的消失”。
中方手中有足够多的筹码,如果欧盟继续一意孤行,反作用力会导致其“痛感”不断加重。说到底,中欧互为重要合作伙伴,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合则双赢,斗则俱伤。欧盟应该认识到,挥舞关税大棒只会伤及自身,加征关税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欧盟方面表示希望通过对话解决有关问题,那就应该尽快拿出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