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齐心协力以改革促发展 善作善成共创美好明天

2024-10-17 05:36: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发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施政报告以“齐改革同发展 惠民生建未来”为主旨,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对香港的“四点希望”。改革是施政报告的主旋律,也是最大亮点。全文中“改革”、“革新”出现逾40次,既展现特区政府锐意改革的决心,主动识变应变的新风貌,更有具体举措,为香港发展注入新动能,极大提振社会各界对未来的信心。

  当前的香港,筑牢了国安屏障,实现了“爱国者治港”,迈入由治及兴新阶段。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两年前,以李家超为行政长官的管治班子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接起接力棒,在中央支持下,通过推进一系列改革,才有了现在的发展局面。今年施政报告进一步深化改革,李家超开门见山阐述其改革理念:体系中欠缺但需要建立的,要建立;有严重缺失的,要拨乱反正;有瓶颈、短板或阻碍的,要突破和清除;有需要巩固的,要强化和完善。他特别强调,改革方案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为顺利推进改革,施政报告宣布成立四个由司长及副司长领导的跨政策统筹机制,涵盖教育科技、低空经济、旅游发展、银发经济四大领域,并提出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检视公务员管理和纪律相关法规,推出“政府治理人才培育计划”,鼓励香港公务员与内地开展双向交流、积极推动政府和公营机构使用人工智能等。这些举措对优化管治能力、提升管治效能将大有裨益。

  改革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在巩固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传统优势产业方面,施政报告提出一系列举措,如打造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并推动构建国际级黄金仓储设施,将现时的“香港海运港口局”提升为“香港海运港口发展局”,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削减烈酒税,充分利用机场第三跑道的处理能力等。有关举措令人耳目一新,充分展现了特区政府的改革勇气、前瞻意识和开拓思维。

  在科技日新月异、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香港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施政报告重点着墨新质生产力,提出制订香港新型工业中长期发展方案,推动成立“香港新型工业发展联盟”,促进“政、产、学、研、投”协作;推进第三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聚焦先进制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续发展;特区政府还会设立“创科产业引导基金”、优化“创科创投基金”、推出“研究配对补助金计划”、加速发展数字贸易等一揽子举措。在建设国际高端人才聚集高地方面,特区政府将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统筹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同时通过奖学金吸引境外学生,打造“留学香港”品牌。

  改革是为了改善民生,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均衡地惠及每一个阶层。房屋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施政报告的一大重点。特区政府继续拓土建屋,未来五年供应量达到189000个单位,比两年前增加八成;完善置业阶梯,增加资助出售单位的比例,让年轻人更容易“上楼”。在解决“老大难”的㓥房问题上,政府决定以立法方式制订楼宇分间单位的出租制度,必须有窗、有独立厕所、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等,合标单位将命名为“简朴房”。不合标的单位必须改建成合标,由专业人士确认并申请登记,否则业主若出租将承担刑事责任。

  在全方位推进基层医疗方面,施政报告推出不少新猷。包括立法强化基层医疗管治架构,赋权基层医疗署设立质素保障和监察机制,制订社会药物名册及推出社会药房计划,重整母婴健康院及家庭服务计划,以风险为本逐步制订常见癌症筛查计划。这些举措有的放矢,将有助改变香港看病难、排队长的弊端,增进市民福祉。

  香港的发展千头万绪,抓住了改革这一中心点,就能纲举目张。综观新一份施政报告,改革是贯穿始终的主轴线。特区政府不仅展现了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更有改革的实质内容和措施,有路线图和时间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特区政府的改革不是为改而改,不是盲目冒进,而是因应香港实际情况,把握火候和分寸,稳妥推进,科学部署,用改革推动发展,在发展中完善改革。

  特区政府扎实推动改革,增加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施政报告提到,两年来,市民的家庭月收入中位数增加约2800元,增加逾一成;就业职位增加超过10万;公屋轮候时间缩短半年;地区治理和关爱服务落实到全港十八区;抢人才、抢企业得到普遍认同。另一方面,香港的改革成果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其中包括: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上升一位,重夺世界第三;世界竞争力上升两位,排名第五;人才竞争力上升七位,回归世界十大;投资环境、国际贸易、商业法规、航空货运量保持世界第一。就在昨日,沙菲研究所确认香港重拾全球第一自由经济体的宝座。这一切证明,特区政府施政方向正确,那些唱衰香港的所谓“香港玩完”论、“金融中心遗址”论,在事实面前显得多么的荒唐可笑。

  当然,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些改革需要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改革也不能依赖特区政府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中获益最多的阶层,理当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香港社会要同心同向,全力支持特区政府以锐意改革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善作善成,这就是施政报告主题“齐改革同发展”的要义所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