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航天局昨日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交付的载荷物品中包括香港的三个吉祥物“保安熊仔”、“提子”和“豆苗仔”,还有香港理工大学研发的一个太空催化剂材料试验装置。有关物品将于10月28日运回香港后,向公众展示。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香港物品“上天入地”,让市民感受到国家对香港的关心和支持,更会进一步激发起对科学的兴趣,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科学事业,在服务国家所需的同时,实现香港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于9月27日发射升空,10月11日成功回收,标志着该卫星工程返回任务圆满成功,书写了我国卫星发展史上的新篇章。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太空、和平利用太空的序幕。1975年,我国首次回收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实践十九号卫星则是我国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可以像孙悟空一样反复遨游于天地之间,这是中国太空科技的又一次飞跃。
掌握了可重复使用的返回式航天技术,意义重大。一是可以大大节省发射成本,让太空实验更具竞争力;二是充分发挥空间试验平台“育种周期短、搭载效率高”的优势,为我国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为国产元器件、原材料等提供了珍贵的在轨验证机会,为我国航天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三是卫星还搭载了泰国、巴基斯坦等五国的物品,为创造国际航天合作新生态、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践十九号卫星将香港物品送上太空又带回地球,让香港市民对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形成,有了更切身的感受。事实上,三件香港吉祥物都是精心挑选。漫画主角“保安熊仔”一直都担当重要宣传角色,展示保安局的文化创意,让小朋友从小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提子”象征着“提醒”市民警惕电骗,反映保安局对当前电信诈骗上升趋势的高度关注;“豆苗仔”则寓意青少年茁壮成长,鼓励他们装备自己,成为未来的青年领袖。
三个吉祥物上太空寓意深远,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繁荣稳定、民生福祉和青少年成长的深厚关怀和殷切期望,同时让港人对国家发展和香港未来有更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理工大学自行开发的催化剂材料试验装置成为载荷物之一,对香港的新材料研究乃至创科发展同样意义重大。太空环境极端恶劣,新材料经历过太空环境的考验,就为将来的各种场景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香港载荷物“上天入地”,是“一国两制”优势的再一次体现。过去三十多年来,本港院校一直积极参与国家航空航天活动,为国家的太空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国家科研资金南下、在香港建立二十多个重点实验室、为香港输送大量科研人才、为香港中小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在香港选拔载荷专家、向香港专家开放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如此等等,充分彰显香港的创科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也只有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舞台上,香港创科人才才能更好地发挥所长,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波澜壮阔,香港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香港需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令人欣慰的是,从新一份施政报告在创科方面重点落墨、推出“创新香港研发平台”,到港大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昨日举行开幕典礼,反映特区政府锐意改革、主动作为,社会各界积极配合、共谋发展,让人们对香港的美好明天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