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李家超今天将率团访问上海,出席第七届“进博会”开幕式,并在当地加强宣介香港。与此同时,昨日包括财库局局长许正宇、创科及工业局局长孙东等在内的3位官员分别启程赴瑞士、加拿大等地访问。如果再算上过去一周时间,特区政府有多达7位主要官员外访。这种主动作为的态度,对于在新发展格局下的香港,至关重要。正如英国桌球天王奥苏利云“落户”香港,是靠入境处处长主动“抢”回来,香港要在未来有所突破,就需要有这种敢闯敢干、稳扎稳打的积极态度。
第七届“进博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吸引来自129个国家和地区约3500家参展商参展。七年来,博览会越办越成功,如今已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也是各国抓住中国高质量发展机遇的重要“窗口”。今年香港的参展商多达300多家,占所有参展商的十分之一,既包括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也有服务贸易以及创新孵化等,展现了香港多元商品及服务贸易的优势。
不论是香港参展企业数目,还是特首率领的高规格代表团,都充分说明香港各界对抢抓机遇的高度重视。事实上,行政长官李家超连续两年率团参加,其间还将出席由特区政府举行的一场活动,这也是继在北京成功举办投资香港推介大会后,不到两个月内举行的又一场投资香港推介活动。该活动汇聚多位重量级的讲者,分享香港各领域的优势和机遇,探讨促进两地优势互补、共创繁荣方案。这些对于强化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发挥好“超级联系人”角色,具有重要作用。
在特首带领下,整个特区政府都在积极行动。例如,昨日一天之内就有3位官员启程外访: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访问瑞士、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访问加拿大、投资推广署署长刘凯旋出访新马。10月底,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访问沙特、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赴新加坡、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访问葡萄牙、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带队到江西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外访并非“走过场”的形式主义,而是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例如促成和见证了香港金融产品于当地上市、投资和企业合作的备忘录签署;第十五届中国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明年将会在香港举行;并争取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协会2026年全体代表大会在香港举办等等。
正所谓机会不等人、发展更不等人。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竞争格局中,香港面临的发展环境日趋复杂,是继续“吃老本”等待机遇,还是主动作为“抢先机”,会有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香港要守住“一国两制”优势,把“超级联系人”转化为“超级发财点”,打造制度创新的生动范例;要守住国际优势,用好外联内通,当好联通世界桥头堡。这两方面的工作,不能“坐而论道”,而需要“起而行之”。
不论是奥苏利云成为“港人”,还是香港重返国际三大金融中心地位;不论是沙特上市追踪港股的ETF,还是国际大型创科企业落户香港,这些都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既是中央支持下香港整体形势积极向好的生动体现,也是特区政府积极主动作为的充分展现。
新一份施政报告强调“齐改革同发展 惠民生建未来”,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需要全力推进落实。时代在不断变化,香港唯有不断巩固提升优势、主动出击抢抓机遇,才能在激烈竞争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特区政府如此,社会各界各行业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