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航商大会”昨日举行,揭开为期七天的香港海运及港口业界年度盛事“香港海运周2024”的序幕。此届海运周以“航向绿色未来”为主题,举办超过50项业界和公众活动,吸引约1.45万名世界各地业界人士参与,彰显香港在国际海运方面的传统优势和强大竞争力。在当前新的发展时代,海运格局面临深刻变化,特区政府需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航运界需要做行动派、实干家,继续在“港”字上做文章,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香港以港为名、凭港而兴,以海纳百川、吐故纳新之态,汇集国际商品和资金、技术、人才等重要生产要素并配置到全球,造就了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地位。单就海运而言,香港作为全球第四大国际航运中心、第十大货柜港、第四大船舶注册地,基础扎实,实力雄厚。截至今年6月,在港注册的船舶达2324艘,合计为1.32亿吨;与航运相关的公司,从2022年的900家增加至今年的1100家,提供全面的专业服务。香港也是全球公认的海事仲裁中心,与伦敦、纽约、新加坡并驾齐驱。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号角,全会就中国航运业整体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特别强调要发挥香港“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等地位,这为香港航运业实现新发展、再创新辉煌,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国际地缘政治复杂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为海上运输带来新挑战。香港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在变局中进一步巩固、提升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郑雁雄强调“三个把握”。首先是把握历史大势,坚持在合作共赢中增强发展动力;其次是把握科技趋势,坚持在创新发展中实现转型升级;三是把握“一国两制”优势,坚持在发挥优势中推动由治及兴,实现自身更大发展。深刻领会“三个把握”,就抓住了香港推动航运业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例如,中国在秘鲁建立的钱凯港近日举行开港仪式,成为“一带一路”在南美的枢纽,大大缩短了南美国家与亚洲的航运距离,南美的航运格局因此而改变。特区政府与秘鲁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为香港拓展南美新市场打下基础。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延伸,国际航线不断扩展,香港海运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机遇,香港紧紧抓住机遇,就可以乘势而上。
事实上,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海运大国,对海事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香港在船务经纪、船舶管理、海事保险、船务融资、海事法律服务方面具有优势,也有大量专业人才。特别是,香港乃中国境内唯一的普通法司法区,香港的大量国际律师行,可就船务融资、造船和买卖交易等合同的法律程序提供咨询服务。在海事保险方面,可处理海上事故乃至海上污染、拖船及清除船只残骸等事宜。香港高院有专门处理海事纠纷的法律专家,并设有海事法庭,在海事仲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特区政府的新一份施政报告中,亦就提升香港航运中心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改革现时的香港海运港口局,成为香港海运港口发展局。此高层次咨询机构,可协助政府制订政策和长远发展策略。香港海运业大有可为,需要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机构培训方面作出配合,更好发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这是香港巩固提升海运中心地位的前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