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政府昨日提出“简朴房”规管制度咨询文件,下周一起展开咨询工作。预期规管“简朴房”的草案将于明年通过,同年第四季开始为期12至18个月的登记程序,执法将在宽限期结束后逐步展开。规管大方向已经确立,“简朴房”需符合8个标准等内容亦得到社会普遍认同,但在落实规管的具体细节方面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以确保有关工作稳妥顺利推行,这正是今次咨询的意义所在。
㓥房问题困扰香港多年,“告别㓥房”体现时代进步。特区政府的时间表相当进取,立法会也会积极配合,尽快改善基层居民的居住环境是大家迫切的心愿。然而,愿望归愿望,现实归现实,现实是㓥房问题成因复杂,告别㓥房难以一步到位,需要逐步推进。推出规管文件咨询期,就是为了倾听持份者及各界心声,以对规管政策细节作出优化,令政策的推行更为顺利。
目前全港约有11万个㓥房单位,租客22万人。估计有两成㓥房属于劣质㓥房,必须取缔。有㓥房业主担心立法通过后,可能会负上刑责,急于对劣质㓥房进行重新装修改造,使其符合规管标准,因此租约到期后就不愿再续租。有关租户面临逼迁,大失预算。
特区政府于2021年修订《业主与租客(综合)条例》,除了为业主加租设立10%上限,亦为租户提供4年的租住权保障。即租约满2年后,可续租2年。但有关政策并未得到真正落实,大量租约仍然是“一年死、一年生”,即一年租约完成后,业主就可以改变租约。有关注团体反映,近日收到不少㓥房租户求助个案,指一年租约刚到期,业主以单位需要装修为名拒绝续约。大公报记者以租客名义联络地产经纪,大部分经纪都表明无法保障4年租约,这反映㓥房租户的租住权保障形同虚设,被逼迁并非个案。
“简朴房”规管制度尚未落实,市场已闻风而动,不少租客陷入逼迁窘境,就算找到新单位,也要面对租金上涨的压力。事实上,由于预期部分㓥房将取缔,市场上单位供应减少,租金上涨是必然结果。坊间近日热议是否为“简朴房”订立“起始租金”。问题是,经营“简朴房”是一门生意,如果“起始租金”订得过低,业主无利可图,结果是供应量进一步减少,租金更看涨。再说,同一栋大厦的单位,会因为楼层、坐向、室内环境等不同而有不同的租金,更别说不同地区的单位,租金差异更大。从美国等地设立类似制度但效果不佳观之,香港制订“起始租金”不切实际,随时好心办坏事。
保障租户利益的关键不在于“起始租金”,而在于有序推进规管程序。首先,有关立法通过后,执法宽限期可以适当延长,让业主有足够时间处理不合格㓥房,不必急于赶客;其次,加快“简朴房”登记认证,市场上有多少㓥房适合转型为“简朴房”?现时租约长短的情况如何?政府愈早掌握这些资讯,愈有利调动资源,安置需要搬迁的租户。
宽限期应该是多久为最佳?除了要预留业主装修时间,最重要的因素是3万个简约公屋的完成时间。简约公屋是最主要的过渡屋,当政府手中有了足够的筹码,租客可以尽快安置,“简朴房”租金就不可能升得“离谱”。
事实上,简约公屋设施齐全,有交通配套,尤其是租金廉宜,65%以上单位的租金低于3000元,这比㓥房平均租金5000元便宜不少。特区政府应加大力度宣传简约公屋,有关租户是时间下定决心,尽早搬入过渡屋。在各方配合之下,香港有序告别㓥房、有效解决基层住屋难题,曙光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