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着眼南区长远发展 协同改善交通系统

2024-12-03 05:01: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运输及物流局近日向立法会提交文件,确认以“云巴”、“智轨”等技术的绿色运输系统推展南港岛綫西段,明年开展详细研究,2027年动工兴建。有立法会议员预期工程可在5年内完成,最快2032至2034年落成通车。新方案的落实体现了政府积极作为的态度,各界期望有关工程能加快推进,同时结合南区整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做好旅游观光等配套规划。

  为解决港岛南部至西部的交通挤塞问题,特区政府于《铁路发展策略2014》中提出兴建南港岛綫西段,最初计划采用与南港岛綫东段相同的重铁系统。但南港岛綫东段于2016年底通车后,西段计划却一直未有进展,除了是因西段地理环境较复杂、需要解决工程的技术难题,也涉及到铁路发展的理念之争——是等待华富邨完成拆迁、南区整体人口增长之后再兴建铁路,还是先建铁路并做好其他配套,吸引更多人来南区居住、工作及旅游观光?兴建重铁或推出轻轨一类的绿色运输系统,哪一个性价比更高?

  在此期间,南区居民、区议会、关注团体一直努力争取特区政府早下决心兴建铁路。《大公报》一直积极推动有关发展计划,为此推出多个专题报道,并举办研讨会,邀请专家提出意见建议。主流意见认为,特区政府兴建铁路不仅要满足现有13万居民的交通需要,更要从南区长远发展的角度作出具前瞻性的规划,同时,将香港仔渔市场打造为南区新地标、发展海上旅游等也应拿出具体方案。

  如何更好发展南区也是特区政府一直关注的议题。2020年施政报告提出“跃动港岛南”计划,要将南区打造成充满活力、魅力、动力,合适工作、居住、创意及消閒玩乐的地区。发展局更于翌年成立“跃动港岛南办事处”,推进有关规划。

  昨日推出的南港岛綫西段发展计划,既是运输部门十年研究的成果,也是倾听民意、重视民意的体现。根据有关文件,南港岛綫西段全长7.5公里,连接黄竹坑及港大站,全程约20分钟。其间设香港仔、田湾、华富、数码港、玛丽医院等多个站点。放弃重铁方案,采用类似“云巴”、“轻铁”的绿色运输系统,与东九龙及洪水桥将要发展的铁路运输系统相仿。

  工程定于2027年展开,但没有公布落成时间表,相信是仍有一些细节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南区居民欢迎有关计划,希望工程愈早建成、愈早通车愈好,亦建议建好一段就使用一段,不必全部工程结束才通车。最重要的是,特区政府建设铁路时,需要一并考虑整个南区发展的问题,包括研究如何进一步活化香港仔渔市场以及健全旅游配套。南区有悠长的海岸线、优美海湾,且邻近海洋公园、南丫岛等,还有创科重镇数码港,从“香港无处不旅游”的角度看,南区可以发掘的景点不少,完全可以综合规划、成片开发,真正让老化的南区跃动起来,展现充沛活力。

  交通基建是一个区域发展的前设。特区政府推进南港岛綫西段的同时,对南区发展作好全盘考虑、顶层设计,以全局的视角审视南区发展,这会涉及多个部门的分工协作。有必要考虑成立跨部门小组,协调推动整个发展计划。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南区是香港最早开发的区域之一,如今的发展相对滞后,“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非常浅显,交通不便是主要症结所在。南区居民对发展的渴求非常迫切,特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予以更多的重视。计划的详细研究即将展开,这是优化方案、群策群力的大好契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