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善用市场力量 加快北都建设

2024-12-28 05:01: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特区政府加快推动北部都会区建设,昨日公布新界北新市镇及马草垄一带的初步发展规划。其中新市镇发展面积达北都的三分之一,将作20年或更长时间的规划,分阶段发展不可避免。政府建议优先发展口岸商圈及新兴产业基地,而马草垄作为古洞北和河套的交汇地,将提供房屋、休憩及配套设施。特区政府积极作为,社会各界尤其工商界需要积极配合,群策群力,共襄盛举。

  北都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将加快香港经济转型,推动香港创科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并提供大量住宅,将构建香港“南金融、北创科”双轮推动的新发展格局。特区政府去年10月公布《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勾画了北都四大区域,各有不同的策略定位。今年3月,城规会公布新田科技城分区计划大纲草图。今年10月,立法会通过新田科技城拨款申请。上个月,发展局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随着发展局公布新界北新市镇及马草垄的发展规划,北都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北都新市镇占地约1175公顷,是香港最大的发展区,拥有罗湖、文锦渡及香园围三大口岸,有潜力发展各种与口岸相关的经济产业,对接深圳罗湖发展,产生优势互补作用。政府划定约206公顷的“优先发展区”,率先发展香园围口岸商住区、香园围企业园及大学教育城。发展模式则是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区域采用“片区开发”,给予企业更大自主权;但由于该区有大片农业用地,或需要政府进行土地平整。因此发展方式多元化,包括政府平整土地、原址换地、片区开发,多管齐下。

  马草垄发展面积为52公顷,规模相当沙田第一城,主要发展私人楼宇,以支援古洞北及河套区创科人才的居住及生活配套,提供约一万个单位。预计2027年开始收地,再用7年完成土地平整及建屋,2034年可让首批居民入住。

  北都建设有蓝图、有时间表、有具体行动方案,展现出特区政府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任感,以及在发展模式上的改革创新精神。但在具体推进计划时,不能低估北都发展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北都过去是偏远地区,区内有大片农地,产权分散,且有搬迁需要,涉及复杂的赔偿和搬迁事宜,需要多用新思维、新方法、新途径加以解决,避免因局部矛盾拖迟整个计划发展进度。

  另一方面,北都基建规模庞大,耗资巨大,不能靠政府单打独斗,需要善用市场力量,鼓励工商界参与。国家主席习近平早前给祖籍宁波的香港工商界人士回信,高度肯定工商界薪火相传的爱国心、桑梓情。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早前在深圳会见本港工商界,呼吁工商界以港为家、倚港兴业,正确认识自身发展和香港发展的关系,坚定支持特区政府落实长远发展规划。而从近百家企业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签约共建北都、承诺投资逾千亿元来看,香港工商界正在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爱港。

  在中央大力支持下,香港社会安定团结,迎来最好发展时机,要集中精力拼经济、谋发展、搞建设,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同时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发挥桥梁角色。北都建设关乎香港的未来,寄托着市民对一个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生活环境的热切期待,承载着深港合作、香港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美好愿景。有政府责任担当、社会全力支持、工商界发挥主力军作用,北都建设将展现香港的新速度、新风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