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邮轮“鼓浪屿号”近日表示,本月有3个航次来港。由4月至本年底,将会有8个月以香港作为母港,提供66个航次,预计带来约10万人次的旅客。“鼓浪屿号”疫后重回香港,并以香港为母港,为香港发展邮轮经济提供新动能,反映特区政府为提升亚洲邮轮枢纽地位而作出的努力见到成效。各界期待特区政府加快落实“邮轮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有力推动邮轮业复苏。
国际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邮轮业在新冠疫情后迅速反弹。2023年,全球邮轮客运量达到3170万次,较2019年增长7%。2024年,整个行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客运量有望达到3570万人次,增长13%,整体收益超过300亿美元。预计未来4年内,行业年收益增速将保持5%以上。为了抢夺邮轮业这块日益增大的蛋糕,全球各地都在各出奇谋,全力以赴。
相比全球及周边地区邮轮业的快速增长,香港的复苏力度偏弱。与2019年香港邮轮码头每月平均有15个航次停靠相比,现时仍有一些差距。交通配套设施不足,导致邮轮抵岸后旅客未能快速疏散,影响旅客对香港的印象,被指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其实,邮轮业发展涉及方方面面,香港振兴邮轮业,需要规划新布局,以及修订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解放思想将产生最大的动力。
特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早前出现人事变动,新局长上任后,旋即公布《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0》。当中对邮轮业重点落墨,提出为巩固香港作为亚洲邮轮枢纽地位,为邮轮旅游发展订定行动计划,涵盖5大新策略及17项行动措施,多管齐下吸引更多邮轮调配到港、提升邮轮乘客的访港体验、提升启德邮轮码头服务公众的功能、培育更多邮轮业专才,以及将香港发展为绿色邮轮港。这些举措是对过去十多年邮轮业发展经验的总结,具有针对性。
特区政府的另一大动作,是就邮轮码头营运商提前展开招标工作。现时的营运合约将于2028年5月届满,新一轮招标工作提前4年于今年举行,释放出的信息耐人寻味。启德是一块风水宝地,可惜邮轮码头始终活力不足,长期冷冷清清,在大部分没有邮轮停靠的日子,更被形容为“死城”,简直暴殄天物。曾有传媒到深圳蛇口邮轮码头实地观察,发现当地不管有没有邮轮停靠,都很热闹。特区政府表明,未来将检视租赁协议的条款及条件,善用码头空间,以提升邮轮码头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正是有的放矢。
做好邮轮业配套工作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交通配套无疑是最重要的。启德绿色集体运输系统筹划多年,但路线如何、站点设哪、覆盖哪些区域,以及如何配合九龙东整体经济发展,至今仍在研究之中,加快推进落实是社会的共同愿望。
邮轮业竞争激烈,但香港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那就是背靠祖国,更有大湾区为后盾。内地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邮轮业市场,且在继续快速成长。粤港澳大湾区是内地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且人口总体规模为香港的10倍,可与内地城市联手做大蛋糕。中央挺港惠港政策陆续有来,包括外国游客由香港进入内地可享有免签优惠,这些都增加了香港邮轮业的吸引力。
世界在改变,邮轮业生态在改变。特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在积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在发展邮轮经济方面,如今既有经过优化的顶层设计,也有具体行动方案,最重要的是坐言起行,落到实处,提升效率,让市民尽快见到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