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对标国际一流标准 强化香港金融竞争力

2025-01-16 05:01: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昨日举行的第二届香港资本市场论坛上,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祁斌就关于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多点思考,包括推动更多内地及国际企业来港上市、推动发布《香港资本市场白皮书》、推动举办“香港全球产业合作峰会”、加强资本市场监管等。有关建议蕴含丰富信息,体现了国家对香港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支持和殷切期盼,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搞好香港经济,关键在金融;搞好香港金融,关键在资本市场。2024年,在中央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出一系列增量政策带动下,港股扭转之前三年颓势,全年恒指上升近两成。IPO市场重焕活力,全年共有71只新股上市,集资额875亿元,位列全球第四。港股流动性也在增加,同比上升26%。最新国际金融中心排名,香港重返全球第三、亚洲第一。但正如祁斌所指出,香港市场步向复苏的同时,持续向好的基础仍较为脆弱,市场发展基础尚不稳固,投资者的信心还须进一步提振。

  吸引更多企业来港上市,对提升投资者信心立竿见影。目前有近百家企业排队来港上市。新年第一周,已有8只新股招股,宁德时代亦宣布了来港上市计划,为市场带来鼓舞。中央支持香港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重大举措陆续有来,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日表示将增加国家外汇基金在香港的资产配置,下一步将引导社保、养老金等内地中长线资金投资海外及香港资本市场,欢迎全球投资者积极参与香港资本市场。香港要抓住机遇,更加积极主动赴内地和国际宣传香港资本市场的优势,吸引更多海内外企业来港上市。

  香港是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但毋庸否认,与纽约、伦敦等金融中心相比,香港在市场监管、交易成本、公司治理方面,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世界百年变局之下,香港内外环境发生了变化,挑战增加,香港需要提升危机风险意识,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发布《香港资本市场白皮书》,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提出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推动政府、业界、学界多方共同参与,面向全球主流投资者和知名金融机构征求意见,展示改革创新的诚意和决心,有助提升香港的资本市场水平,进一步提振国际机构投资者的信心。

  金融业不能是孤立的存在,需要有实业支撑,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金融业是为实业服务的,没有实业支持的金融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更何况,金融业创造的职位有限,发展实业才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过去所谓“单靠金融业就可养活一千万人口”的说法是短视的、不现实的。随着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形成,越来越多内地企业併船出海,参与国际竞争。与此同时,国际投资者与产业界也希望参与中国市场,分享中国超大市场规模和完整产业链的红利。在这种情况下,香港推动举办“香港全球产业合作峰会”,正好发挥“内联外通”独特优势,在助力内地企业“走出去”、国际企业“引进来”的双向交流中,成为全球产业合作的高地,吸引更多全球创新企业投资香港的北部都会区,促进香港产业升级,加快大湾区发展和市场一体化。

  香港资本市场历经风雨,过去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海啸等重大冲击考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有力服务内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夯实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凭借的是“一国两制”巨大优势、中央大力支持、特区政府带领社会各界奋发有为。新时代新阶段,香港有足够的底气应对新挑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