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昨日起对香港产品加征一成关税,同日美国邮政宣布暂停接收来自香港的包裹,特区政府对此表达强烈不满,敦促美方改正错误。仅数小时后,美国邮政即宣布撤回该决定。政策的朝令夕改,说明美方内部的混乱。但另一方面,美方虽然纠正了部分错误,却没有改变对所有香港产品加征关税的做法。香港在保持反制权利的同时,也要保持警惕,因应外围环境的变化,做好风险应对准备。
自2019年香港发生修例风波后,美国对香港实施多项制裁,包括取消香港单独关税区地位,将正常贸易武器化、工具化,抹黑“一国两制”。美国参众两院早前通过法案,叫嚣取消香港特区驻美三个贸易代表处的地位,同样是抹黑“一国两制”。现在,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一成关税,美国邮政一度暂停接收中国包裹,并首次适用于香港特区,不仅是重施故伎,更是变本加厉,居心险恶。
对于美方单边主义的蛮横做法,特区政府及时表达强烈不满。特区政府发言人指出,美国对香港产品加征额外关税,是无视香港根据《基本法》第116条及获世贸组织肯定作为单独关税地区的地位。香港作为世贸创始成员,一直秉持自由、畅通的贸易原则。特区政府强烈反对任何企图损害本港声誉和单独关税地区地位的行动,敦促美方采取即时行动,纠正联邦登记册公告并尽快恢复内载货品邮件的邮政服务。发言人又强调,当局正密切留意事态发展。假如美方不纠正其错误行为,特区政府将采取一切可能的行动,包括循世贸组织途径捍卫合法权益。
其实美方的做法不仅不合法、不合理,而且不理智。在2023年,美国是香港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商品贸易总额为603亿美元。同时,香港是美国第27大贸易伙伴。美国对香港的贸易顺差过去10年达2715亿美元,是其全球贸易伙伴中最高。这些数字清楚说明了香港和美国之间有着紧密的经济互动,美国企业在香港有庞大的商业利益。港美之间是互利互惠的关系,决不是美方的单方面赐予。美国向香港挥舞关税大棒,损害双方的利益,而美国的利益受损更大,这是显而易见的。
过去几年间,美国政客千方百计“唱衰”香港,借以煽动外资“撤出香港”,但一直是事与愿违。包括美资在内的在香港注册外资,数量保持平稳。香港美国商会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美商对香港有信心,希望继续留在香港发展,这足以说明香港“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不变,继续是投资创业的天堂,成就理想的地方,绝对不是其他什么地方可以轻易取代的。
美国当局数小时内“转軚”,不论这背后发生了什么,至少说明有关措施不符合各方的利益,更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自2015年美国将“最低免税额”门槛由200美元提升至800美元以来,小额免税包裹的数量激增,美方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增长了超过600%。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小额免税包裹主要由美国邮政处理,一旦暂停,或正式报关上税,时间和营运成本就大幅上升,中国电商固然要蒙受损失,最大的受害者则是美国的消费者。
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然而,在国际地缘政治日益复杂化的大背景下,指望美国立即停止“最愚蠢的贸易战”并不实际。香港社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采用一切手段坚定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加积极应变、求变,做好应对。特区政府近年积极开拓中东、东南亚和南美等新市场,取得一定成绩,未来还要加大力气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