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日前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盐田港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特区政府两位司长及多位局长的工作汇报,“并就香港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识变应变求变、加快改革促兴和进一步加强粤港合作、更好融入大湾区进行深入交流”,吹响了香港“改革促兴”的号角。在时代机遇面前,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改革破局的勇气,将中央的关心和支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落实到北部都会区建设中。
中央高度重视香港的发展。习主席去年底在澳门发表重要讲话,为港澳未来发展定向领航,并表示“国家对香港有很高期待”。夏宝龙主任在过去一段时间多次会见香港特区官员和商界领袖,表达“必须锐意改革,主动作为”和“识变、应变、求变”的殷切期许。在今次南下行程中,夏宝龙主任明确要求“加快改革促兴”。以改革促发展,是新时代香港实现创新突破的主旋律。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香港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既有不少机遇,也面临不少挑战。要打开发展新天地,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按部就班,必须勇敢走出舒适区,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新思维、新方法、新路径解决新问题,蹚出一条新路来。
加快发展北都无疑是重中之重,特区政府早已划定蓝图,而在具体发展规划方面有必要加快进度。譬如在土地供应方面,特区政府提出了“片区开发”的理念,以弥补土地拍卖等传统方式的不足,给予创新企业更大自主权;又譬如在创新投入方面,特区政府原本计划明年四月推出100亿港元的“创科产业引导基金”,不过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表示,基金将在近期推出,提早了至少一年时间。这反映了特区政府将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
夏宝龙主任此次调研了横琴、河套、前海等合作区,这些都是大湾区跨境合作的重大平台,大有深意。香港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大湾区,但客观而言,内地城市在合作平台建设方面已快人一步。以河套“一区两园”为例,当深圳园区建设如火如荼,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大量企业和人员纷纷进驻之际,香港园区内不少还是荒地,最先落成的三栋大厦最快今年才能推出。加快基础建设的“硬联通”、规则机制的“软联通”、两地居民的“心联通”是当务之急,需要真抓实干,争分夺秒。香港要加强跨境合作,为人员、资金、物资等创新要素的跨境顺畅流动创造条件,在打造国际一流大湾区建设中展现香港的独特优势和更大作为。
跨境合作,交通先行。特区政府近年通过精简程序和采用新技术,有效降低了基建成本和时间,但正如不少意见指出,在提速、提效、提质、提量等方面,香港还有不少潜力可挖。例如,北都公路是北都的主要干道,建设工期超过十年,未能与河套区发展规划配套,引起一些争议。好消息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日前公布提速方案,缩减了13个月时间;她昨日还表示“粤车南下”有望在今年落实。另外,在今年内将香港机场管理局在大湾区的候机楼由20个增至30个,这对加强湾区城市合作、振兴香港经济大有裨益。
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香港发展千头万绪,创科、金融、航运、房屋、教育等等,最关键就是起而行之,剑及屦及。香港过去的辉煌是几代香港人幹出来的;香港的由治及兴,更加要撸起袖子加油幹。即将发表的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令人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