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国政府执意通过加征关税对中方搞极限施压,中方昨日宣布一系列精准反制措施,包括对部分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将一些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清单或不可靠实体清单。中方反击招招有力,击中对方要害。对同样是贸易战受害者的香港来说,既要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更要坚定信心。国家高质量发展是香港发展的强大支撑,未来要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加速大湾区一体化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
特朗普再入白宫2个月,已两次在原有关税基础上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综合计算,美方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累计高达39%。美方借口只有一个:“芬太尼管理不善”。真相是,中国一直履行国际禁毒义务,也是第一个对芬太尼实施管控的国家,更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美国禁毒提供协助。中方发布了《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系统阐述了中方立场、举措和工作成效。事实说明,芬太尼问题源于美国自身,恩将仇报,结果必然是损人害己。
中方的态度很明确,贸易战没有赢家,对贸易战是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早在特朗普首届任内,美方已对华实施极限施压。6年过去了,中国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比以前更强大。首先,中国推进市场多元化策略,对美国市场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例由2016年的20%,减至现在的低于15%。这些商品是美国的刚需,美方无法找到替代品。美国加征的关税最终都会分摊到美国消费者身上,并刺激通胀飙升,到头来损害的是美国业界及消费者的利益,自食苦果。
其次,中国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今,中国不仅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等“新三样”方面傲视全球,更涌现出DeepSeek、宇树机器人这样堪比美国一流科企的高端企业。中国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等创新领域的巨大进步,连特朗普本人都不得不承认。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将在提振消费、加快“人工智能+”建设、推动耐心资本入市、支持民营企业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有力措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如虎添翼。
中国经济规模大、潜力大、韧性强,有效抵御外来压力和风险,增强了香港应对贸易战的信心。香港出口到美国的货值仅占总出口额的0.1%,美国加税对香港的直接影响有限。另一方面,由于美国采取“追杀”策略,港商有份投资国家的商品亦被征税,这对中小企业构成了一定压力。特区政府已表明坚决反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原则立场,并向世贸组织申诉,讨回公道,这既是坚定捍卫香港利益,也是维护国际法之下多边贸易体系的规则,尽到香港作为单独关税区的应有责任。
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及加快经济转型,是应对外来挑战的根本之道。特区政府近年加强开拓中东、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初见成效,未来需要再加把劲。新一份财政预算案配合施政报告推出的蓝图,增加对创科、金融及物流等优势产业的投入,加快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的研发和应用,必将进一步提升香港的竞争力。
“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外交部长王毅曾引用金庸小说名言体现中方应对贸易战的从容,香港也要有这样的信心和定力。说到底,香港有中央坚定支持,有十四亿人口的内地大市场作靠山,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足以保障香港在惊涛巨浪中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