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全力培育新产业、抢占新赛道

2025-03-14 05:01: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国家医保局近日印发《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其中专门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前瞻性单独立项,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这意味着,内地在脑机接口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不久后将进入临床试验,为广大神经系统患者带来福音。这一新举措也为香港加速发展新产业、抢占新赛道带来新的启发。

  所谓“脑机接口”,就是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连接的信息通道。大脑在思维活动时产生脑电波,脑机接口通过识别脑电波特征,直接读取大脑意图,将其转化为计算机指令,实现人与机器或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通。脑机接口不仅可以创造让瘫痪者行走、让失语者“说话”、让盲人“复明”等奇迹,也可以医治传统医疗手段无能为力的神经系统疾病,如渐冻人症、痴呆、癫痫、中风、帕金森症、早产儿神经系统并发症等,甚至可以了解“植物人”有无深层意识。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科学家已开展对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知名科学家霍金生前患有渐冻症,依靠一部轮椅说话、写作,这架神奇的轮椅就是脑机接口的初级产品。近年来,随着芯片技术进步、解码算力提升、人类对大脑活动认知的加深,脑机接口技术与时俱进。美国在此领域起步最早,已有多家表现突出的企业,并进入了人体临床试验阶段。中国在此领域发展迅速,正在全力赶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脑机接口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超过5亿人受到神经系统疾病的困扰,而人口老化增加了对脑机接口技术的需求,市场规模保持每年两位数增长,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目前,除了中美两强在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日本、印度、德国等国也在政府支持下持续升级医疗设施。在可见的将来,脑机接口就如同手机一样,由医疗领域进入大众消费领域,成为经济新增长点,并彻底改变人类和技术的交互方式。

  就香港而言,医疗和科技都是强项,完全有能力在脑机接口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刚刚出炉的2025年QS排行榜上,香港不仅有6个学科进入全球前十名,在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同样表现出色。香港的5所全球百大院校在相关学科均进入了全球前50名,仅次于美国,位居亚洲第一。港大、科大、中大在神经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都有不少研究项目,对脑机接口进行探索。

  目前香港在脑机接口方面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学术研究和医疗应用方面,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推进,这再次反映香港科研强而产业化弱的特征。眼下,香港医疗科技和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特区政府全力推动创科发展,生命科学被列为主攻方向之一,引入了不少在医疗科技领域的重点企业;二是在港大和中大医学院之外,第三所医学院正在加速筹备中;三是国家对香港创科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而大湾区建设则为香港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空间。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指出“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以此为基本路径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对香港同样有指导意义。香港要以北部都会区建设为载体,全力推进财政预算案提出的“产学研1+计划”,加快释放本地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和商品化的潜力,将香港一流的科研能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新质生产力和香港竞争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