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国家发展大局中谋划香港新发展

2025-03-15 05:01: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上午举行政府高层内部学习分享会,与政治委任官员分享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的体会,探讨香港如何更好地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优化特区政府管治水平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事实上,全国两会为国家未来一年发展把脉定向,也为香港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区政府带头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是“一国两制”的体现,更是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开创新局面的必要之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涉及港澳篇幅中,重申“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报告更特别提出支持港澳“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报告亦强调要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要言之,实现香港更好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是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这也是香港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的要义所在。香港要在更好对接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履行新使命,展现新担当,提升竞争力。

  李家超在分享会上提示政府高层官员要留意三点。第一,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方面,香港要更大力度发挥好内联外通的重要桥梁窗口作用。未来特区政府要继续深化对外交往合作,积极争取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及说好国家故事、说好香港故事;第二,香港要更好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加快发展国际创科中心,培育新质生产力,亦要进一步巩固“三中心、一高地”定位;第三,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在加强宪法、基本法、国家安全教育的同时,推展全民化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家全面深入认识“一国两制”。

  香港是一国之下的特区,香港的发展不能孤立地推进,而是要将香港发展放在国家发展大局的坐标轴上,谋划长远未来。从国家发展层面来看,大湾区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十四五”规划以及未来的“十五五”规划,都为香港提供了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具体路径。香港深化与内地特别是大湾区城市的合作,在金融、科技、贸易等领域发挥桥梁作用,在更好服务“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奔赴中,进一步体现香港独特价值。另一方面,国家高质量发展方兴未艾,“新三样”出口强劲增长,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创新领域出现爆炸性发展,引领世界潮流,为香港培育新质生产力和加快经济转型,注入了不竭的动能。

  国际地缘政治复杂化,全球经济波动及衰退的风险上升,香港发展面对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祖国是香港最坚定的靠山,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强身健体”,才能提升抵御外来挑战的定力。在不稳定的世界,中国为世界注入了稳定性。香港股市近来表现优秀,主要是受到内地创新力量及支持消费政策的轮番驱动,充分彰显国家政策对香港的巨大促进作用。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香港社会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最重要的是要胸怀“国之大者”,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找准香港定位。学习要深入、要精准,更要务实,要结合香港实际情况,切忌停留于表面或口号式表态。领会全国两会精神,落实到具体发展中,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谋划好香港未来,才能更有效抵御外来挑战,发展的动能才能更强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