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促消费因地制宜 振经济锐意进取

2025-03-18 08:50: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针对需求侧特别是居民增收减负,提出了育儿补贴、劳动工资等一系列政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保部、央行等部门昨日介绍提振消费情况,相关政策将陆续推出。中央为提振消费打出一套组合拳,进一步提升市场信心,对香港既有利好、更有启发。特区政府有必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提振市道方面更加积极有为。

  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 “三驾马车” 之一。此前的消费政策大多从供给侧入手,强调以供给引领创造需求,这次推出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在需求侧加大政策力度,着力促进居民增收减负,更首次在促消费文件中强调稳楼市、稳股市,全方位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努力让老百姓的消费底气更足、预期更稳、信心更强。

  除了进一步落实以新换旧政策,完善托育和养老服务、积极开展育儿补贴制度,是今次促消费政策的一大亮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幼托一体化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以进一步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的成本。中央支持各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务实举措。最近内蒙古、浙江、湖北等地都推出育儿补贴政策,如生一孩补贴一万元,生两孩补贴五万元,生三孩补贴十万元,最多可补贴至十岁。深圳市政府近日亦表示,将根据国家部署,积极稳妥做好有关政策。

  就业与消费密切相关,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就是促消费,两者相辅相成。人保部门提出今年的重点是强化减负稳岗、扩大激励,创业支持和人岗匹配,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鼓励金融机构适度提高中小微企贷款额度、扩大覆盖范围。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表示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扩大消费的专门文件,强化与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加大对文旅、养老等消费重点领域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壮大,并围绕以新换旧、智能产品、冰雪运动等新消费场景,推出针对性产品。

  国家为促消费打出的一套组合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市场很快作出反应。港股在最近两个交易日都录得升幅,重上24000点高位,主要是受到促消费政策的带动,其中提供育儿产品和服务的板块升幅最为凌厉。从去年九月底开始,港股一洗多年颓势,香港重新成为国际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蛇年春节以来,港股表现在全球一枝独秀,最大的动能就是内地高质量发展。随着内地促消费政策的陆续出台落实,香港金融市场今年的表现被看高一线,将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是顺理成章的事。

  内地促消费政策为香港带来的利好是多方面的。这包括:内地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能力提升,将带动更多人赴港旅游消费,香港零售和旅游业皆可受惠;借助大湾区框架,将内地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与香港的教育、医疗等优势产业更好结合起来,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消费及制造领域成为内地投资热点,香港可充分利用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桥梁优势,积极吸引更多海外企业到内地投资,并在香港建立地区总部。更不用说,在内地投资兴业的港商、在内地生活工作的港人,直接受惠于这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

  其实香港同样面对消费市场不景气的挑战,零售总额已连续多个月下跌。特区政府在推动 “盛事经济” 的同时,也能从内地通过增收减负、区域合作、针对性补贴等促消费政策方面获得启发,根据香港实际情况调整策略,有效提振本地消费市道。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