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向全球发起史无前例关税战的第二天,中国推出多项反制措施。包括对原产美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27家美国企业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或出口管制清单、暂停6家美企产品输华资质、在世贸组织就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提起诉讼等。中方这一套组合拳精准有力,亮明了中国态度,打到了美国痛处,这既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必要之举,也是对国际道义和世贸规则的坚定捍卫。
世贸组织作为全球贸易的基石,旨在通过透明、可预测的规则促进自由贸易。然而,美国以所谓“对等关税”为名,置世贸组织争端机制于不顾,单方面对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征收10%为基准的关税。其中对中国产品加征34%的关税,整体关税高达54%,这不仅严重损害中国的合法权益,也动摇了全球贸易秩序的根基,破坏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中国以坚定反击保障自身利益,也是履行世贸组织成员的责任,以实际行动表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
有意见认为,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是一种谈判策略或者“交易的艺术”。然而,在美国胁迫下的谈判,双方是“餐桌上”和“餐单中”的关系,不可能有平等的谈判,达成的协议必然是“城下之盟”,绝对没有公平可言。
更何况,特朗普的个人特色是反复无常及不可预测性,其政策缺乏连贯性,且往往伴随着得寸进尺。例如2020年中美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美方承诺削减对华关税,结果是恰恰相反,对华打压变本加厉;又如特朗普曾与墨西哥、加拿大达成北美贸易协议,到头来也是食言而肥。历史经验证明,妥协退让无法满足美国的胃口,反而会被视为软弱可欺,进一步让美方提出更苛刻的索求。只有坚定立场,坚决反制,迫使美方重新审视其贸易政策的成本和收益,才是让其恢复理性、尊重对手并平等协商的根本之道。
中国的反制行动,还承担着为全球树立标杆的使命。对于美国的霸道霸凌,包括其盟友在内的许多国家心存不满,但鉴于实力不足及对美国的传统依赖,最终还是会选择忍气吞声。就如这一次,不少国家一方面扬言报复,另一方面仍寄望于美国高抬贵手,这种模棱两可的观望态度可以说正中特朗普下怀。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贸易战中顶住压力,扛起反霸权的大旗,且有效反制,既为被美国霸凌的各国出一口恶气,也为全球反霸权阵营注入动力,推动形成更广泛的国际共识,最终迫使美国面对现实。
事实上,在反制美国霸凌方面,中国不仅有“舍我其谁”的道德勇气,更有足够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从特朗普第一届任期开始,美国就发起了对华贸易战、科技战,妄图以极限施压迫使中国屈服。但中国的态度一直明晰而坚决:对于贸易战不想打、不愿打,但必要时不得不打。多年过去,美国在对华贸易战中没有讨到任何便宜,而中国在惊涛骇浪中一往无前,经济增长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一直位居前列,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引擎的角色益发吃重,更实现了从制造大国到智造大国的飞跃。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地球是平的》作者弗里德曼近日撰文谈到中国行,直言“刚刚,我看到了未来。但不是美国,而是中国。”
中国是世界的未来,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各国的机会。美国挥舞关税大棒只会加速东升西降的大势,进一步彰显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的蓬勃生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未来文明发展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