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提升接待能力 优化旅游体验

2025-05-05 05:01: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内地五一“黄金周”今日结束。过去几天访港游客显著增加,单是5月2日,就有26万7千人次的内地客访港,创下疫后内地游客单日入境人次新高。到处是人山人海,彰显香港魅力不减,但间中也暴露香港在人流管理、交通疏导、出入境安排方面的一些不足,提醒政府有关部门及业界要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再接再厉,将香港旅游业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黄金周带来的滚滚人流,可谓有目皆见。铜锣湾、中环、尖沙咀等购物区,摩肩接踵;南丫岛、大屿山、东平洲等离岛,人声鼎沸;在一些著名的行山径,冒着炎热欣赏香港自然风光的背包客成群结队;在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角落,本地人都没有留意的灯柱、墙壁或建筑物等,也因为网红推介而成为热门的打卡地点。有内地社交媒体评选西贡的桥咀洲是“香港第一美”,既充分体现“香港无处不旅游”的特色,也反映旅游模式从传统购物到深度游、休闲游方向的变化。

  为了迎接黄金周,特区政府和业界全力以赴。例如,万宜水库东坝是行山客的疏散集中地,过去因交通接驳不足而备受诟病。特区政府从善如流,运输部门大幅增加接驳巴士,警方也派人协助维持秩序,结果交通非常顺畅,出现了“车等人”的情况。又譬如,一些食肆推出怀旧风味的点心手推车,为习惯于手机点餐的内地客带来新鲜感,生意额因而增加。不少游客对香港风光和接待能力给出好评,留下“最爱香港”、“还会再来”等评语,这是对香港接待水平、待客有礼的充分肯定。

  但毋庸讳言,香港在接待方面仍有不少提升空间。5月2日当天,多个陆路口岸迎来入境高峰,落马洲口岸因人流量太多,且许多游客同时透过手机启动车票二维码入闸,导致手机网络及车站Wi-Fi系统瘫痪,大批游客被迫滞留在车站内,情况很不理想。其后港铁方面联络电讯网络供应商提升手机流动网络的处理能力,并将Wi-Fi容量增加一倍,问题才得到缓解。其实这样的情况完全可以避免。如今是网络时代,节假日入境客大增,黄金周更加“爆棚”,有关方面理应考虑到有关情况并一早作出因应。落马洲口岸的“数码塞车”反映香港在智慧城市建设及应急能力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

  交通接驳也出现了顾此失彼的情况。屯门红桥是游客前往深圳湾口岸的中转站之一,大批游客排队候车,随时要等一小时,炎热天气下汗流浃背的辛苦不足为外人道。在中环码头一带,直至夜晚8至9点仍然是大排长龙。也有游客表示为了坐摩天轮,要等3小时。交通疏导能力的不足既影响游客体验,也连累本地居民的出行。如果有关部门一早推出有关交通流量状况的手机程式,让游客了解各地客流情况,提早作出因应,就不会出现类似的混乱。

  黄金周既是商机,也是检验接待能力的契机。在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已成新常态的今天,出入境人流有望持续增长,这对接待能力提出了不少挑战。香港既要持续提升旅游硬件,打造更多新景点,包括落实红磡南海滨建设计划,更要提升旅游软件,做好服务配套,特别是加快数字化建设。让游客行得顺利、吃得满意、住得舒服、玩得开心,自然是客似云来,旺丁又旺财。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发表网志,谈到香港拥有丰富多彩的魅力,须更好利用这些自然和文化特质,打造更多值得一来再来的好去处、更多令人流连忘返的精彩体验,关键在于积极提升硬件设施、增加承载力及优化旅游体验,诚哉斯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