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港一个月银行同业拆息(HIBOR)再跌至0.96%,连带楼市按揭利息大降至2.26%,创下近三年来新低水平。息口回落既有近来热钱大举流入市场的因素,更离不开国家高质量发展对香港经济的强劲驱动作用。香港要抓住息口下降的窗口期,加快各方面发展,让中央政策利好、市场澎湃活力传导至社会生活层面,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美国联储局拒绝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再呼吁和施压,日前决定维持息率不变,但香港已先行减息,港美之间的息差已达至3厘的水平,在过往非常罕见。分析认为,直接原因是近期港元强势,多次触及联系汇率制度下的强方兑换保证,促使香港金管局入市干预,通过沽售港元、购入美元,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5月份以来,金管局已多次入市干预,注资规模达数百亿港元,银行系统结余因此增加,进而压低银行同业拆息。
近期港元之所以变得强势,同美国发动贸易战有关。高关税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美国首当其冲,股、汇、债面临“三杀”,大量资金离开美国市场,强化了香港作为资金避风港的地位。热钱大量流入,香港股市表现强劲,近来升幅在全球一枝独秀,多只新股上市录得高达5000至6000倍的超额认购。昨日上市的宁德时代表现胜过预期,进一步提振市场乐观情绪。
国际资金看好香港,最根本的原因是看好中国。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关税战没有击垮中国,反而令中国变得更强。今年首季,中国经济录得5.4%的增长;上个月,中国外贸升幅达到9.3%。特别是中国创科突破进入了“井喷”期,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芯片等被美国重点“卡脖子”领域都出现重大进展,在电动汽车等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更令全球刮目相看。世界百年变局下的“东升西降”因为美国贸易战而加速演进,从美国商界急呼将订单“从东南亚转回中国”、到美国传媒开始频繁看好中国前景,反映“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越来越成为国际共识,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内联外通独特优势因此得到进一步彰显。
内地的《民营经济促进法》昨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国家首次将民营经济纳入法律保障,民营经济可以进入许多过去未开放的领域,真正获得了与国有经济的平等地位,将极大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极大激发其创造力。中国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将增强中国内地对包括港资在内的境外资本的吸引力,香港自然能从中受惠。
中国高质量发展势不可当,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是香港拥有光明未来的根本逻辑所在,也是香港近来市场气氛好转、资金持续流入的底因所在。息口下调对香港经济而言可谓及时雨,股市楼市反应最快。以平均按揭额500万元计,现时的每月供款可减少3341元,减幅近15%,置业的负担大为减轻。君不见,发展商及国际投行纷纷调整对未来楼市的看法,潜在置业者近来加快了入市的步伐。
市场信心快速提升,经济活力正在迸发,这是大家都听得见、看得到、摸得着的客观事实。零售、饮食、交通等工商百业也将逐渐感受市场活力传递的热量,香港经济复苏将进一步加快。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表示,香港经济正在加速转型,出现了新的需求和喜好,包括本地注册公司数目创新高,访港游客节节上升,股市表现好成交大增等。全社会要抓住这个新机遇,开拓发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