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香港优秀师德师风奖评选”活动颁奖典礼昨日在培侨中学隆重举行,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颁奖礼并致辞,他鼓励获奖教师透过不同渠道向教育界同侪、社会各界分享自己教育专业的信念,感召更多师德优秀、爱国爱港的教育工作者,一同提升师德师风;希望香港教育工作者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培育有志有为、爱国爱港新一代。
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深远。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香港回归以来历经了不少风风雨雨,特别是2019年爆发修例风波,大批学生卷入其中,教训十分惨痛,令人反思教育界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教育拨乱反正由此拉开序幕。
大公报去年发起组织了首届“香港优秀师德师风奖评选”活动,得到教育界热烈响应。今年举办第二届活动,参与的学校更加踊跃,获推荐的老师大幅增加。评选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有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教育界激浊扬清,正气上升。越来越多学校以培养爱国爱港新一代为己任,越来越多老师以立德育人为荣,越来越多年轻人在学校和老师的培养呵护之下,将实现个人理想与建设香港、贡献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香港的未来一片光明。
经过严格评审,今年有28位老师脱颖而出。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教书育人风格不同,但拥有一些共同特质,那就是深怀爱国爱港、不忘初心的理想信念,具备言为士则、行为世範的道德修养,发挥因材施教、春风化雨的育人智慧,秉持自我增值、不断进步的治学态度,勤修乐业敬业、诲人不倦的仁爱之心,树立为港为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弘道追求。他们是“爱国者治港”的生动践行者,是当之无愧的教育界楷模。
教育是百年大计,既有赖于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热诚奉献,也需要特区政府大力支持。李家超去年为首届“香港优秀师德师风奖评选”活动撰文,强调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教师正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今年李家超亲自出席了颁奖典礼,用广东话和普通话双语致辞,讲“真心话”,由回顾自己成长历程、感谢师恩开始,强调老师在课堂内外实践为人师表的使命,要加强教师的使命感和担当,提升香港教育队伍的专业素养,同时加强尊师重道的风尚。这体现了特区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对老师的殷切期待。
特区政府积极加强国民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校课程和校外活动,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成绩有目共睹。李家超特别提到,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教育局正全力筹办学术研讨会和主题讲座,组织抗战历史到校巡展、创作比赛、实地考察活动等,让教育界和学生铭记历史和缅怀先烈,这对培养学界的家国情怀大有裨益。
教育非独学校和政府之功,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教育界需要更积极“走出去”,与家长密切沟通,形成育人之合力;需要更主动“请进来”,善用社会资源为年轻人提供多元实践平台,感悟时代变化。十多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出席了今次评选活动,这是令人鼓舞的新气象,他们的社会地位及丰富阅历,对开阔学生视野、发展专业技能、提升家国情怀可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香港的未来寄托在年轻一辈身上,而年轻人能否担当大任,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香港需要淬炼一支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与“一国两制”新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优秀教师队伍,可谓任重而道远。